Vincent果然整體的意見偏負面,
簡單來說他認為:
1. QD-OLED面板真的純淨到沒話講
2. 他認為目前大多S95B使用者驚豔的感覺來自於三星刻意拉高亮度彩度
3. 他不認同電視可以不照reference picture隨意加料只為了討好使用者
Vincent一直都是標準畫質的基本教義派,
就像他一直宣導要關閉動態圓滑才能還原創作者本意。
我個人覺得如果是filmmaker mode那是應該要盡可能還原創作者原意,
但絕大多使用者根本沒在專業校準電視,
也大多傾向對自己眼球討喜的設定。
在其他模式下我不反對電視拉高亮度彩度討好觀眾,
使用者拿到電視本來就可以照自己的喜好調整。
我不認同三星硬在filmmaker mode下還刻意提高EOTF,
電視至少要給使用者一個模式能貼近標準畫面。
但我也不認為每個人看影片都要像Vincent宣導那樣完全比照創作者原意的畫質,
畢竟使用者可以決定怎樣的畫質能讓自己開心。
接下來可能要看A95K的表現比較能判斷QD-OLED是否真的比WOLED有大幅度的進步。
MewTube wrote:
Vincent果然整...(恕刪)
優1
螢幕均勻性超越Vincent
所見過的任何woled,甚至
從任何視角也無法察覺
可視角度也是
優2
由於RGB子像素結構
及QD轉換的高效率
不需靠白色像素增加光量
高亮度 下可保持
色彩飽和度
低亮度 下也不會有
白色過衝偽影
缺點
刻意迷惑一般消費者


filmmaker mode下
在業界校正標準
5% 10% 20%窗口
S95B的出廠校正值
是非常優秀正確的
灰階白平衡及亮度曲線
幾乎依照原始訊號輸出
但只要偵測到不在校正模式
影像處理就立刻放飛自我
完全偏離創作者意圖
觀賞者容易將焦點放在
過亮過艷的物件上
而非導演所想要你注意
的影像語言及氛圍
完全背離業界對於
filmmaker mode 的精神
**似乎所有的三星HDR
電視都是這樣設計的
Vincent 原先以為是QLED
區域背光 及 動態調整 造成
卻在像素控光的oled上
發覺一樣的現象及問題


Vincent目前試圖尋找
解決或關閉這問題的方法
但他有悲觀的預感
chanp wrote:
我是希望爭議能擴大這(恕刪)
覺得三星給人感覺就是行銷能力很強,
但不太尊重使用者個別選擇,
三星一直很堅持他們為使用者做的選項才是最正確、最受歡迎的,
而漠視個別使用者的喜好。
像Dolby Vision的支援就是,
我也明白Dolby Vision比起HDR10的加分效果有時候很不穩定,
在S95B上確實可有可無。
但另一個角度想,
消費者都花了換算台幣將近十萬在這台電視上,
多個選擇權給消費者不行嗎?
消費者要不要使用是一回事,
但至少要讓消費者有所選擇。
如果今天三星不是在filmmaker mode下堅持綁架影像參數爭議不會這麼大,
若仍把filmmaker mode還原給對追求標準畫質的消費者,
多個選項對消費者一定是好事。
相較Sony給使用者的體驗真的穩定很多,
三星那套銷售方式只能用在中低階產品的市場。
MewTube wrote:
像Dolby Vision的支援就是,
我也明白Dolby Vision比起HDR10的加分效果有時候很不穩定,
ww87253wrote:
我覺得Dolby Vision規格目前是對遊戲還有線上串流影音才重要 因為實體藍光碟很少部有Dolby Vision
DV只是視訊規格之一
最終表現還是要回歸
面板能力及正確解讀
因為其亮度最高可設定到10000nits
解讀錯誤只會一片白或看不到細節
此時反而不及一般HDR/SDR
而超過面板能力的動態範圍越大
解讀錯誤的機率就更高
**不同型號的面板能力不同
每個廠商的校調不同
各模式的預設不同
每個用戶的設定又不能預測...
很多發行商/頻道商為了省事
常常搞SDR等級的HDR
以減少錯誤解讀的情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