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全球首款四核H.265硬解4K電視!樂視X50 Air超低價登場


赤締 wrote:
等x50 air藝術版上市 一定運來台灣

原來昨天(4/22)已經被秒殺了?



請問有安全、便宜、方便的管道運來台灣嗎?
看起來真是不錯,價格又便宜,進來台灣賣應該也是秒殺~
看到 文中提到 流量10M@H.265 就想要播放4K(2160p)的網路影片........
我笑了
chih_haohung wrote:看到 文中提到 流量10M@H.265


沒錯! 光播 1080P 藍光 65Mbps 網路掛A9四核還是頓個不停。

還有別拿720P 或1080P 裝 2160P 嘿! 被426騙太多次了!

這個是封閉系統嗎?
10M@H.265 應該是指樂視的線上影音服務

10Mbps = 1.25MB/s
這對線上影音來說(從伺服器下載影音資料),已經算很強了

中華電信的 MOD,也是一台差不多吃 10Mbps 的流量而已

而且 H265 只須 H264 一半容量,就可以有相同畫質。

10Mbps 的 H265,相當於 20Mbps 的 H264 了,同等畫質。


線上的當然不可能提供 60Mbps(7.5MB/s) 那種流量,以目前普及的網路來說,辦不到。如果未來 1G 光纖普及了,才有可能。

*********************************************

大陸處理器可以解 4K 啊,不是唬爛的。

因為大陸的處理器廠商,早期都是做 mp4 影音播放機起家的,對於硬解線路很有一套。

我有一台 RK3188 (已經算舊代處理器)的電視盒,「硬解」播放 精研4K 那個 美女吃烤鴨(60M 碼率,H264/AAC),沒問題啊,不會 LAG,影像/聲音也是同步的。

不過我是 OTG 外接 2.5" USB3 硬碟播放的,不是透過網路。

如果透過網路,有可能卡在網路的頻寬。或者播放 TF 卡中的影片檔,也可能卡在 TF讀取速度。

60Mbps = 7.5MB/s
磁碟I/O 或 網路,要有這種讀取能力,才能順利讀入視訊串流。

WIFI 的如果會卡,可以試試走 RJ-45 有線網路,會比較穩定。


另外播放器建議使用 MX Player,開硬解。針對個別的處理器,可能須要安裝對應的 MX Player 解碼包。

以目前 ARM 處理器的性能,軟解是絕無可能播的動 4k 的,一定要硬解。

並非每顆處理器都支援 H264-4K 硬解,只有少數處理器有支援。
fedora wrote:10M@H.265 應該是指樂視的線上影


你那個rk3188我還買了兩個,原廠都是假的1080P 刷了國外真正的1080P ROM 之後就不行了!! (720P超順)

封閉系統測不了,開放系統就現出原形了! 無言!
fedora wrote:
大陸處理器可以解 4K 啊,不是唬爛的。
...
我有一台 RK3188 (已經算舊代處理器)的電視盒,
「硬解」播放 精研4K 那個 美女吃烤鴨(60M 碼率,H264/AAC)
沒問題啊,不會 LAG
...

如果透過網路,有可能卡在網路的頻寬。或者播放 TF 卡中的影片檔,也可能卡在 TF讀取速度。(恕刪)

不是唬爛的' 不會 LAG?
Lag的原因先推給傳輸?
60Mbps是小b,要除以8=7.5MB/s,要卡很難吧?

fedora wrote:
10M@H.265 ...(恕刪)


4K(3840*2160)需要4倍 的2K(1920*1080)的流量

MOD=10Mbps@H.264 2K(1920*1080)
如果4K(3840*2160)需要40Mbps@H.264

目前H.264 : H.265 的壓縮效率比是 1 : 0.6 並沒有達到 1 : 0.5

所以40Mbps@H.264 = 24Mbps@H.265

因此你認為 10Mbps@H.265 的 4K(3840*2160)影片能看嗎?

還是業者一句話 有4K影片就好, 你們消費者還挑流量咧??


目前台灣的 數位無線電視 公視HD台 2K(1920*1080)的流量約 13Mbps@H.264(這是最基本的)

如果合理推估 4K(3840*2160)的需要流量約 50Mbps@H.264
換算成 H.265, 也需要30Mbps@H.265


wen75 wrote:
不是唬爛的' 不會 LAG?
Lag的原因先推給傳輸?
60Mbps是小b,要除以8=7.5MB/s,要卡很難吧? ...(恕刪)


我用是不會 LAG
要證明的話,只能用錄影證明,太囉唆麻煩了,所以信不信由你

別人用為何會 LAG?
那我又不是他,我怎麼知道他 LAG 的確切原因?
所以我只能推論(猜)一切可能性
比如是網路卡到還什麼的

如果用 WIFI 的話,距離太遠或隔牆什麼的,是有可能卡到,低於 7.5MB/s 的傳輸率。


此舉是出於好心,並不是要辯駁什麼的,我同你一樣也只是消費者,並不是賣家或廠商。

如果問題能解決不是很好。畢竟東西是錢買的,不能用豈不是浪費。說不定只是誤會,其實可以用。


****************************************

不過樓上有網友說的也是真的,RK3188 的電視盒/電視棒,有些號稱可輸出 1080P,但實際上是 720P 去放大的。

即:螢幕解析度可以設定 1920x1080,但實際看起來有點霧霧的,明顯就是 720P 去放大的,非原生點對點解析度。

當然的,可硬解 H264-4K 影片,但螢幕輸出最高解析度卻只能設 1920x1080,那不是"裝笑耶"....

確實就是"裝笑耶" 沒錯,
但能硬解 H264-4K 也是真的,兩者邏輯上並不衝突,只能說實際上沒有用。

這是舊款的處理器來說啦。

如果下一代處理器 RK3288,或是 樂視TV 那顆 Mstar 6A918,就有螢幕輸出 4K 的能力了。


樂視 TV 是 50" - 3840*2160 面板

那麼它那顆 Mstar 6A918 處理器能不能也輸出:3840*2160 解析度?

由這篇樓主報導的照片來看,應該是點對點的,真實 4K 解析,非放大。


**************************************

說說 10M H265 -4K:

這是目前網路極限了吧

理想是很好,但也要考慮到"現實"層面

中國大陸雖進步很快,但他們普遍人民有超過 10M 網路的很少(目前來說)。


別的不說,以台灣網路連中國大陸的速度。比如:光世代連中國大陸那坑爹速度。

尖峰時段,百度雲、360網盤,幾乎不會動的,看 PPS、PPTV、快播什麼的,也是圈圈轉不停。

低解析度的都那樣了
10M哩,怕是根本動不了.....緩衝 1分鐘,看1秒

更高的 60M,那使用者不是完全都不用看了,成天看轉圈圈緩衝就飽了.....


如果是香港 1G 雙向,每月千元台幣以下。或日本 2G 雙向,每月台幣2千多。

那別說 60M,就是給 120M 流量 3D 的都行。

但台灣網路.......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卡早睡,卡有眠


相信那個 10M 是與目前網路普及的程度,所作的 "妥協"。

就像成藥,先求不傷身,再求效果。

線上影音也是一樣,要先求能看,在求畫質好。

如果要轉圈圈緩衝 10秒,看 1秒的,那樣對身體不好,會氣到吐血的...


線上收看雖然只有 10M,但不影響本地播放。

Android 系統,支援 OTG
亦即:USB 插上 硬碟,想看幾 M,有幾 M。假如你有片源的話。

fedora wrote:
我用是不會 LAG要...(恕刪)


有些事情是 不需要妥協的,, 既然沒準備好何必要硬上呢?

難不成 消費者一定要硬吞下來 打折又打折的品質呢?
做不到非要馬上端上桌嗎? 不會等到做到合理的狀態才上菜呢?

就是因為業者那麼心態 有就好了, 你們消費者沒有資格要求要多少品質(流量), 造成整個業者大白爛
劣幣驅逐良幣, 不往好的學習 偏偏一起白爛 明明可以做到80分 偏偏要去做50分或60分的品質


業者就是 反正堪用就好, 我餵給你們消費者看甚麼 你們就得接受........
為什麼要被業者吃得死死的呢?

就是因為大家習慣被業者吃得死死的,,,業者才會得寸進尺,,,,,,,,最後權益受損的還是消費者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