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跟坊間的硬碟錄影機就差很多了, 我自己有在用TIVO, 透過TIVO看的影片會比直接看第4台類比訊號再模糊一點
如果是錄下來的, 會取決於設定的錄影品質再損失一些畫質
另外有問到凱擘PVR在儲存時會再上一道加密的保護, 主要是為了版權機制. 對收看並無影響
但錄的檔案就無法拿到電腦或其他機上盒去播放 ( 除非整台連機上盒抱著走 )
也因此, 1080的HD節目, 儲存下來的就是1080的解析度, 並不會降成SD的訊號
這對錄HD節目來說就非常好用啦~
不過我覺得使用介面上還是TIVO的最人性化, 凱擘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安裝時,係陽明山有線電視本身的工程師來安裝,不是外包人員。
和工程師聊的時候,他表示因為是新的機上盒加上錄影功能,11/16剛開始提供客戶,初期會由公司派工程師安裝。﹝之前數位的部分,有些外包人員不熟如何安裝,造成客戶抱怨﹞
目前對系統的了解如下:
(1) 支援1080i,而非1080P。﹝有點小失望﹞
(2) 業者僅提供色差端子,HDMI線要自購。
(3) 錄影功能,如果是預約錄影,機上盒要一直開著,不能停留在待機狀態。
(4) 數位機上盒不能看A台,同時錄B台。﹝所以錄影時候,只能看cable﹞
(5) 部分常看的cable頻道整合到了數位機上盒的channel之中,可以透過數位機上盒的遙控器來選台,錄影。
所以有很多加油的空間。
之前我是沒有裝cable,是選擇CHT ADSL 256/64 + MOD﹝用4-5年啦﹞。
每月花費約600-700。
可是女王要看NHK。
算一算,加裝個cable 530,每月花1100-1200。只能有 adsl 256/64
CHT 每一項分開計價,賺很多。
現在,一個月要花大約1300,變成 10M/1M,又可以預錄節目。 開心啦。
p.s. 這兩天要去買HDMI線,希望畫質再好一點。



1. 透過同軸連接"擴大機"
2. 透過HDMI連接"擴大機"
紅白的只能提供"立體聲"喔. ( 紅跟白一個是左聲道一個是右聲道 )
5.1聲道的接法我簡單說一下, 若有不正確再請大家補充
5.1聲道 最基本 就是家裡要有 5+1顆喇叭, 分別是 中置、左前、右前、左後(環繞)、右後(環繞) 還有 +1 是重低音喇叭(砲筒, 因為發出來的聲音是以低沉的重音為主, 會讓地面有震動的效果)
一般如果要驅動這5+1顆喇叭, 需要透過"擴大機", 也就是將音源"輸出"到擴大機後, 再由擴大機分送到這5顆喇叭去
以DVD player為例, 大部份的DVD player有支援5.1聲道輸出, 所以在 DVD player 的背板, 我們會看到有以下幾種"輸出"端子:
1. AV端子: 共有黃(影像)、紅(左聲道)、白(右聲道)三個孔, AV端子最多只能支援SD標準畫質的輸出, 如果用AV端子看高畫質的節目是無法發揮效果的
2. 色差端子: 紅、藍、綠共三個子, 是用來輸出影像的, 但不負責聲音的輸出. 色差端子可以支援高畫質的影像
3. 5.1聲道: 共有6個孔, 就是我們上面說的 5+1 的數量, 如果想要播放DVD的5.1聲道效果, 要把這6個孔都各用一條端子線(端子線就是一般AV端子的線, 材質是相同的, 可以拿來接AV端子, 也可以拿來接色差或是5.1聲道) 接到擴大機去, 1個蘿蔔1個坑
4. 同軸端子: 一般好像是橘色的孔, 這是一種可以把5.1聲道的訊號透過1條線就傳送到擴大機去的端子, 你就不用準備6條端子線. 但相對的, 這個線的材質跟一般端子線是不同的, 需要另外購買. 這個端子是專門用來送聲音的, 不管影像的部份
5. HDMI: 如果有HDMI端子的話, HDMI是一種可以同時傳送"高畫質影像"+"5.1聲道"的傳輸方式, 只要1條線就可以解決訊號傳輸的問題. 如果是接到電視上, 則電視就可以有影像+聲音. 若是接到擴大機去, 則聲音會透過擴大機傳到5+1個喇叭去, 影像則要再從擴大機用HDMI或其他可以傳送影像的端子輸出到電視上.
我看你的說明不太確定你家是怎麼接的?
請參考看看以上的說明, 機上盒接 5.1 聲道的方式是以 同軸 或 HDMI 接到擴大機
不過目前凱擘的高畫質節目只有"國家地理頻道"是有提供5.1聲道的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