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發現真實世界!pioneer家庭劇院組實際體驗會~pioneer BDP-LX71藍光播放機

請問一下 LX-71有支援BD-Live嗎??
感謝樓主跟網友們的回覆, 聽到51FD可以支援MP3我好感動 ...

不知道是不是太容易滿足, 這台我覺得就好讚了!!
我好像看到SC-LX90耶~~
樓主有玩一下嗎??
colub2002 wrote:
請問一下 LX-7...(恕刪)

印象中好像只支援到Bonus view,BD LIVE要更高階那台才有支援,但是目前好像沒有幾片有BD LIVE?

風間 真 wrote:
我好像看到SC-LX...(恕刪)

沒耶,時間有限,擴大機部分就是玩LX81
想要有好的討論風氣從自己做起,多分享,少筆戰,共勉
51的畫質跟LX71的畫質與音質比較有何差異?
都沒有人回應?我想知道51的畫質跟LX71的畫質與音質比較有何差異?
iiisuck wrote:
都沒有人回應?我想知...(恕刪)

沒實際操作過,當然無法給您回應
想要有好的討論風氣從自己做起,多分享,少筆戰,共勉
請教各位大大,我目前是用DVD player(Toshiba, 1250SD,用了八年了)接家庭劇院在欣賞DVD(如: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已經入手的片子都是DVD),若是換上藍光機來播放,以聲音來說,不曉得音質會進步還是退步?(本來還買marantz的一萬多的DVD播放機,不過朋友都說,加一點錢就上藍光,畫質好很多),謝謝各位的建議。
北方柴犬 wrote:
自動音場校正很多有做擴大機的廠商都有,只是名字不一樣
不過都普遍存在一種問題,就是針對超重低音的誤差值還是很大,特別是單體的"大小"和"距離"
自動校正有他的方便性,但這只是初步設定,想要好聲音還是要進去設定畫面確定是否有設定上的誤差
(恕刪)


這位大大說的對, 自動校正主要是圖個方便,自動校好後還要玩家微調才能達到符合個人口味的EQ設定

不過這就突顯出Pioneer自動校正系統和別人不一樣的優點!

先講個古,小弟曾在台灣Pioneer領薪水,當時第一代自動校正系統(MCACC)推出在當時的頂級機種(好像是VSX-AX10吧)是讓小弟驚為天人,帶著它去"巡"雜誌社時真是風光。不用像以往要拿著頻譜分析儀調音測環境,調好再聽,聽了再調,反覆至少七八遍,運氣不好要再重修擺位,修位後再重新調音。有了MCACC後,先用自動校正後再請用家說出聲音不太對的地方,然後花個幾分鐘微調就好。3個小時的工變20分鐘。還記得拿去音響界前輩天母曹先生家 ,也是人以物貴,讓我們這些後生小輩得到受到前輩薰陶的寶貴機會。

不過當然小弟自己是買不起AX10那種高價貨。時光匆匆一過數年,後來小弟到了美國當台勞,去年想搞一套環繞來配花了半個月薪水買的Pioneer PDP (不念舊情的美國人也不肯給員工價XD),看到連便宜的Onkyo貨也有自動音場校正時,就忍不住貪便宜買了一台Onkyo,回家裝起來,用了他的自動音場校正,不出意外地效果不盡理想,不過沒關係,小弟本來就準備好手動微調,還叫了老美同事來看我調音的功夫.... 誰知道,我的Onkyo不允許我針對自動校正好的設定進行微調,想要手動調可以,得自己從頭來...老美同事看我的眼神好像在看騙子一樣 XD

小弟一開始還以為自己不會用,後來上了avsforum.com (大概算美國的myav吧),才發現不僅是Onkyo,Denon的擴大機也是一樣的問題,最後發現,原來O牌和D牌的自動音場校正不是自己搞出來的,是買一個叫作Audessy的技術,不知是版權問題還是怎樣,所以才無法讓使用者在Audessy校正好的狀態下作微調 (美國的網友猜不是技術問題,畢竟這個技術沒理由那麼難做),anyway, 長話短說,反正現在就是Audessy將就用,因為我的中階的Onkyo擴大機手動調EQ只有七段根本不夠,我人在美國也借不到頻譜分析儀,用久了也就懶得去想了。發這篇主要是看到大大說自動音場校正很多廠商有只是名字不一樣,所以跳出來講講經驗。請眾看倌不要扣我業代的帽子喔 (01的業代帽飛來飛去有點可怕)
理論上來說....
BD的聲音訊號量遠比DVD大很多...
DVD 單面單層片 4.7G容量裡,AUDIO 5.1CH 大約用掉 30~40% (1.4~1.8Gbit)
BD單面雙層 25G容量,5.1CH 會用到約一半 (14.5G bit)
當年的DVD音訊的確是還有很多改善空間... 所以後來有發展出DVD格式下的純音樂光碟 DVD AUDIO...

而DVD AUDIO的訊號SAMPLING也採用較高的規格
(6ch 96kHz/24bit... DVD 5.1CH好像是 48kHz/16bit... )
小弟曾拿過 CD (2聲道 44.1k/16bit... 很難找到與DVD AUDIO並存的DVD音樂片...)
與 2聲道 DVDAUDIO 比較過... 在同樣的環境與器材下... 的確有明顯的差異...
不過那個年代 多半著墨在DVDAUDIO & SACD具備較高的聲音頻率
(CD/DVD:20~20kHz,DVDAUDIO/SACD:20~100kHZ)
所以可以聽到(或感受到)的聲音變多了... 所以音質大勝...

BD的訊號擷取也是採用類似DVDAUDIO的格式... 加上訊號不經過壓縮...
理論上 就音質來說會好很多才是...

這個部份就要看看有沒有其他的"高手" 體驗過...


01這邊 有高手在的話 指教一下 (小弟也是一知半解 + 腦筋年久失修...)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