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各位價格相當該選擇LG OLED65E6T還是Sony 65Z9D電視?


windsky2008 wrote:
我也是PO了很多圖...(恕刪)

在你眼裡那麼差的woled,今年日系廠商紛紛推出wold是代表什麼意思,你也解釋解釋一下吧!
也沒人說woled沒有缺點?但液晶的先天缺點更多。
奇怪的是,難道只許廠商發展技術輔助液晶電視才是好的電視?技術發展woled就不是好電視嗎?

windsky2008 wrote:
索尼工程師設置了一...(恕刪)

這篇的重點,我只看到sony工程師?
其他都沒有意義,等他自家的產品上市囉!
kinyo6001 wrote:
這篇的重點,我只看...(恕刪)


自家工程師捧自家機器早就見怪不怪
那篇的重點還有更明確的
就是9月在自家還沒出A1E時毫不保留批判民用OLED
看文章時間點就知道

SONY一慣手法早習以為常
像是拿舊機種比較阿..什麼EG9600這種都可以搬到2016來比
不然就是找一些預設立場寫手(尤其是對岸)
現在更是突破了..
乾脆直接說相機無法拍
這和上次那篇直接說機器不會設定真是有異曲同工...
那種黑位色階圖.要搞誰不會....=.=
OLED出幾年了..
為什麼只有SONY出Z9D時才會有這種圖? 想也知道為什麼..

照片拍不出來? 國外Z9D就能拍..
我想是怕拍出這些吧





等到現在自家要出A1E了
自家副總裁再出來說A1E系列採用了新的OLED面板,這些都是通過不同的方式達到給用戶"更好體驗"

我都不知道那具"更好體驗"打自家工程師臉的話為什麼會出現...

conroe2duo wrote:
自家工程師捧自家機...(恕刪)
這個現場看都能看出來,任何1家播放sony示範片的都能看到這個問題
松下OLED電視高畫質的秘密 其實是等離子技術

剛剛看到這一篇,提到松下改善WOLED問題所採用的方法
WOLED色彩方面的問題
還有,RGBW的OLED在色彩的重現這一方面比較難。雖然和RGB的表現方法是一樣的,但是在高亮度的情況下,白子像素必須要發光,而白子像素亮度輸出過強後會導致色調變得發白。而暗部色彩的情況也是一樣很困難。
但是比起CZ950的DCI-P3色域覆蓋率只有90%,EZ1000能夠達到100%,在色彩重現這部分得到很好的改善。
根據松下的說法,這個改善很大一部分是源於圖像引擎的進步。
原因是屏幕上各個子像素(LG的OLED特有的4色)的亮度輸出是非線性的。所以雖然電視的圖像引擎輸出能夠進行修正,但這特定的單一函數因為不能變換,所以很難解決。
所以松下使用了一種圖像信號映射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打個比方,視頻信號本身的RGB(或是YUV)編碼,與輸出到電視面板的RGB(或是YUV)編碼是會存在轉換的,這是為了讓圖像信號更好地匹配面板的特性,而對源數據進行了調整。
這個結構就叫LUT變換,要做好也是很難的。

如果源信號含有色彩誤差,在經過LUT變換後,原來的誤差就會擴大而會出現奇怪的偽色。
經常會有像皮膚色的構成色存在強紫色和強綠色,經過因數分解和銜接相鄰像素後遠看時會看成白色,但是LUT變換的誤差擴大後,本來想表現的肌膚色卻變得發綠或者發紫。事實上RGBW四色OLED屏幕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EZ1000則是把這個LUT變換往3次元方向擴大,也就是3D-LUT,把一直以來的演算精度擴大到14bit,達成了從暗到明的色彩完美再現。


WOLED暗部方面的問題
OLED因為是自發光,所以表現黑色的時候只要把像素點關閉就行。說是這麼說,然而暗部色彩的漸變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OLED的像素所能發出的光會遠比正常值弱。簡單來說OLED是靠電壓驅動像素,某閾值電平不超過一定電壓的話像素就不會發光,所以導致了暗部色階表現能力差。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使用了時間積分的漸變表現。在顯示亮度較弱的色彩時,先使用比原來更高的亮度進行發光,然後迅速讓其消失,也就是採用頻閃的原理來還原低亮度的色彩。
而這個控制,事實上和等離子電視的像素驅動很相似。說起等離子,這當然是松下擅長的項目了。因此EZ1000的暗部色階表現不再是OLED那常有的粗糙感,而是擁有了像液晶那樣平淡柔和的漸變表現。

看來在日本廠商的調教下~已趨近完美XDD
不知道松下能否解決OLED比電漿還弱的動態解析

Joey452 wrote:
松下OLED電視高...(恕刪)


第一段講的是LG WOLED面板, 在RGB-->RGBW時, 演算法沒有解決增加白光會降低色彩飽和度的問題, 這樣會導致在提高亮度時, Color Gamut反而會縮小, DCI-P3的涵蓋率會變低。
由於SPR的電路應該是做在面板的驅動IC端, 電視廠沒有機會去改這部分的演算法, 因此Panasonic採用3D LUT的方式來強化/修正色彩, 把傳送給驅動IC的color先改掉。
3D LUT並不是什麼新穎的技術, 是色彩管理的基本做法之一, 就連高通的AP都有17x17x17大小的3D LUT可以做Color Gamut Mapping

第二段所指的是OLED低亮度的色彩, 表現不準確的問題, 一般是配合發光duty的控制來改善, 小尺寸的OLED早已是這種做法, 只是這部分通常也是做在驅動IC。

總之Panasonic有掌握到WOLED面板的一些問題, 但是相信各家一樣都了解這些問題的存在, 就看用什麼方法去克服。

conroe2duo wrote:
自家工程師捧自家機...(恕刪)


哈,我看過EG9600跟Z9T放在一起展示,
就是看了沒幾分鐘明顯覺得Z9T連EG9600都打不贏
那時讓我猶豫比較久的是要選B6T還E6T...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