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

東芝32C3000G內部拆解!!!!

tntntn wrote:
想購入Sharp L...(恕刪)



1.這就是 SHARP 厲害的地方,只用四波長背光+ 3D-Y/C數位濾波器+3D雜訊抑制,就可以將畫質調校到栩栩如生,暗部及灰階層次分明(所謂的影像cpu 也就是3D-Y/C數位濾波器+3D雜訊抑制的美化稱呼而已),至於panel bit應該是 8 bit

2.降價之前就買了所以就不提了

3.轉台慢應該是大大所講的沒錯,聽說日本SHARP LCD TV 的內建 BS TUNER 轉台也是粉慢

4.LC-42GX1W(應該是)

我個人認為花那麼多小朋友應該要買 PANEL 是日本製的才是王道
ludwig0201 wrote:
小弟有個建議 如果把討論轉戰"夫復何求?.."那篇
是不是就不會沉了?



我也覺得奇怪~~為什麼夫復何求那篇怎麼還在高高掛?

幫toshiba拼週年慶業績嗎?

OSIM美腿機那篇我都覺得順眼多了

如果站方真的是以網民權益為第一考量,會不會先暫時下置頂呢?
ladoggy wrote:
我也覺得奇怪~~為什...(恕刪)


站方還是要吃飯吧~看在肚皮的份上
Resistance is useless...♪☆
Hebrew2000 wrote:
我之前考慮 40W跟...(恕刪)


也難怪人家會認為你是新禾的員工了
因為你出現的時機實在是太敏感囉
今天剛註冊...初發表的文章就是在說X3000的好
且大部分的人看過40W Vs X3000以比例來說
60%以上的消費者會覺得40W表現的比X3000來的好
(可能你看的那一台X3000G調教的還不錯吧)
綜合上述幾點....難免會讓人心生懷疑啦

不滿意X3000G應該沒有一定會選擇40W啦
所謂一分錢一分貨(這也是為何這麼多人會考慮CP值這檔子事)
以同價錢區段用料不如預期再怎麼技術調校,還是跟原先想的不一樣
自然就有可能轉向SONY Sharp JVC....等其他款液晶電視

有的人買東西看價錢有的人買東西有品牌偏見...
說實在的很多人會因為廣告而去買某一樣商品
就如同電視購物...何必說的天花亂墜呢???還不就是打廣告
問題是消費者當下有使用過被推銷的產品嗎??
也許很多人都是因為新禾的廣告而去買了此款電視
有表現比較好嗎??我卻不這麼認為....只能說表現的並不差
只是因為掛上了神奇的"調教技術"就要賣相對高的價位
雖然一個怨打一個怨挨
可是還未被發現就算了...今天有圖有真相還要打官腔...那就說不過去了
唬一個是一個嗎?????CPU也可以說成技術.....
連我老媽剛學電腦都知道差異在哪邊了.....
今天如果不做那些廣告,沒有消費者被影響....我想今天就沒有這些事情了
現在呢??大概要等有第一件廣告不實的新聞出來就會有大反撲囉
ludwig0201 wrote:
.........
如果把討論轉戰"夫復何求?.."那篇
...(恕刪)


這一點個人不認同!

那一篇是那篇發表人好意分享的, 也是他的個人觀感!
把戰場搬到那裡, 對他, 我覺得並不尊重, 另外也違反版規吧, 討論與主題不相干的內容!

而這一篇討論的是實際上的差異! 我想要讓他不沉,
只要大家兩三天回一篇, 保他萬年不朽...
珍惜生命 遠離三寶!
很久沒發文,但是每天都來看

昨天在賣場再次看到REGZA,
畫面中的玫瑰一邊旋轉一邊整個破格,
真的有一種無法置信的感覺
即使早已經知道台灣的規格跟日本天差地遠

現在有了實體DM,拆解報告,
就看消保官還需求什麼判定標準
會盡量提供協助




Hebrew2000 wrote:
我是想問說,為何很多人不滿意X3000G就決定40W了..(恕刪)

因為
這台X3000G的售價上
T牌的策略是以40W為目標進行定價
當然打著日系大廠的光環(日本評比3連霸)
一定要跟目前日系市佔大餅的BRAVIA一較高下才是
加上W系列是今年SONY推出的中高階機種
如果SONY的X系列有40"
相信就會把雙X拿出來捉對廝殺了
或許你會說:
W系列或許不是使用最新的ENGINE
但是在C系列核心被公佈與NMBP完全不同時
想想一般消費者如果有相同的預算
會買哪一台吧?
我們的鈔票又沒有缺角(但應該確定比日本小張, 因為買不到日規同級)
當然 "寧可是舊版核心也不要冒牌核心啊!!"
(這句順便說給T牌的人聽聽, 不論是否NMBP為技術力的一種, 在廣告上已經試圖誤導消費者了!!)
這樣你有"了改某"??
Kazuki 和樹 wrote:
因為這台X3000G...(恕刪)


那可以請教一下嗎?40w的核心(晶片)是哪一種?比x3000g的更好嗎?

感謝~
Hebrew2000 wrote:
那可以請教一下嗎?4...(恕刪)

我來說說我的考量,我也是買40W
40W用的是BRAVIA ENGINE EX(前一代技術)
面版應該來自是Sony 跟sumsung合資的工廠(40吋應該就這家而已)
而X3000G用的是奇美面版(新禾自己說的)
引擎呢?DM上是說New Mata Brain Pro
但是有C3000的例子在前,實在不太信任他們了
所以很明顯的,一個好面版搭配還算不錯的晶片組
一個普通面版,搭配可能是一般晶片組
這兩個我寧願選擇Sony




我覺得,用什麼面板+什麼影像處理晶片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廠商有沒有在用心經營台灣市場.
這點我就不得不讚揚SONY了,至少X系列的規格是與日本相同的(雖然型號上有些不同步),畫質也真的沒話講,光從SONYSTYLE TAIWAN的網站豐富程度,還有不遺餘力在全台各地猛打SONY BRAVIA廣告,就看的出SONY在台灣市場的用心.
SHARP則本來就是不怎麼積極,不過至少GD7T系列的規格與GX(日規)系列相仿(不過有砍掉一些功能),面板也是正牌龜山8代廠4ms,2000:1+四波長背光,面板規格還在SONY X系列之上呢!
TOSHIBA是最讓我失望的,CRT時代的BAZOOKA,FACE系列,都是與日本幾近同步,風靡台灣市場(我家的92年日本原裝BAZOOKA 29",現在重低音和畫面還是一級棒),怎麼到了LCD時代差這麼多?甚至不知道該不該怪新禾,還是日本原廠的政策呢?
  • 6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