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rc wrote:但有個差別就是, BSD 節目放送最高規格是 mpeg2 格式(CSD 有少數頻道開始改成 H.264 放送),在相同的流量下,H.264 的畫質肯定是比 mpeg2 要好得很多的,BSD 的節目,其實大部分都還是隱隱約約看得到壓縮過頭的馬賽克畫面。 要看原本的錄製是用何種格式.如果原始MPEG2再壓成H264.那流量高也沒用.
這句話的意思很像過去曾經發生的,把 VCD 以 mpeg2 重新壓制變成 DVD 一樣。也很像把 128kbps 的 mp3 再用 320kbps 的流重新壓制,變成「偽」高品質。餃子 wrote:要看原本的錄製是用何...(恕刪)
以 SONY 業務用 mpeg2 高畫質攝影機來說,錄影的最大流量可高達 50mbps,比起目前任何一部 H.264 的藍光影片都要高,BSD 的廣播頻寬,只用到 27mbps 左右,所以 BSD 所傳送的節目內容,並不是最完美的畫質呈現。H.264 的壓縮特色就是,以同樣的影片內容,相較於 mpeg2 的格式,H.264 壓縮後只需 1/2 甚至 1/3 的流量,即可達到與 mpeg2 完全相同的畫質呈現。所以,以畫質不變的前提之下,H.264 的優勢是更低的流量傳輸,反過來說,以固定傳輸流量的前提之下,mpeg2 的畫質相較於 H.264 就會變得較差。當你用 PS3 播放某片以 H.264 格式儲存的藍光影片,流量顯示為 20mbps,這時候就要想到,如果以 mpeg2 格式來呈現同樣的影片畫質,流量有可能是變成 40~60mbps 的。mpeg2 再轉成 H.264 一定畫質會變得更差嗎?要看情況。餃子 wrote:要看原本的錄製是用何...(恕刪)
yrc wrote:以 SONY 業務用...(恕刪) BSD頻寬各台不一....沒有送到27M....最大頻寬一般只到24M.BS11 BS12 BS200頻寬更小大概是數位地上波的水準.15M~18M左右.雖然頻寬到24M...但以目前看來WOWOW HD的流量最飽.平均達到20~21MBS-hi 目前大概只維持在19M左右.舞台容易出現馬賽克可想而知.壓成H264雖可以減少頻寬.但也需注意細節是否會因壓縮而喪失.香港TVB-HD就採H264壓縮.且流量也達到16M左右.感覺是很飽.但看起來就是假假的.至於國內的就更不用說了.至於業務用攝影機.流量要達100M以上的也行~友站站長拍攝的原始流量都在100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