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x700a wrote:
如果不是高階都智慧型...(恕刪)
當你採用64位元的CPU時,如果你搭配的是4位元的記憶體顆粒,那你覺得容量還是等於一切嗎?
4顆512MB的16位元記憶體顆粒,從容量角度,是等於4顆512MB的4位元記憶體顆粒,但效能及速度可是差多了呢。
這就像你買硬碟,一樣的容量SATA1跟SATA3速度就有很大的差異了。換個更簡單的方式舉例,你把一樣容量的隨身碟插在USB 2.0跟USB 3.0使用,你還真的覺得容量等於一切嗎?
更不用提那些明明只有1GB卻透過韌體修改成2GB或4GB的不肖廠商了,只要你用起來又卡又不順,再漂亮的規格都可能是虛標可能是造假。
上述我還只提到帶寬(bandwidth)造成的速度差異,如果繼續還可以討論頻率造成的效能差異呢,容量不代表一切,要把所有因素都考量在一起,才是一個全面性的比較。
禮誠工作室 wrote:
若是純以單純網友分享...(恕刪)
RT No.1 wrote:
nVidia Shield...(恕刪)
你確定 iphone 的記憶體始終如一??
新舊款 iPhone 記憶體總整理
要多工作業,當然記憶體要愈大愈好,這樣才能在背景塞進更多的程式去運行,而不用常在那邊因記憶體不夠用而一直殺後台..
這可能是相較於Android陣營的一個對比
當Android手機都上看12GB記憶體了
而iPhone的4GB記憶體相對就合理許多
也不見消費者敲碗抱怨說他們不夠大方
但似乎歪樓了,回歸主體
Android TV採用的是規範硬體及軟體廠商的設計,來達到盡可能的軟硬體優化,才可以在合理的硬體跟軟體搭配之下,提供消費者最佳的使用體驗,這個做法我覺得雖然產生了一定的門檻與限制,但確實讓使用者體驗提升了,我個人是滿認同Android TV的授權方式,而且會針對TV端的使用者來規範APP的操作及開發方向,例如符合TV端大小的圖示、遙控器方向鍵的操作、語音聲控的支援度...都可以大幅讓TV端使用者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Don wrote:
你確定 iphone...(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