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差很大品質差距也很大我當初也是聽信網路 液晶品質差不多買了郭董牌 結果 看一天就退了改買 日系 s牌 看電影 畫質真的很讚無可挑剔鄰居買 國產h牌 比較之後 也後悔了畫質真的差很多台製據說Benq 還不錯 但沒比較過 無法評論
tonycow1234 wrote:最近在看 55 吋...(恕刪) 解析度Full HD與4K就很像相機畫素,雜牌或便宜的相機也能標榜2000萬畫素,一台高階全片幅的好幾萬元的相機也是2000萬畫素,所以都是4K,就差在各家廠牌的『自家晶片技術』。畫質用說的很難懂也很難說服,首先應該要看面板的原生動態倍頻,有120Hz,高的有240Hz,再來是各家廠牌透過『自家晶片技術』可提升動態倍頻到達480Hz、960Hz或更高,動態倍頻簡單說就是如果有一顆球快速從畫面左邊飛過右邊,低的動態倍頻會有殘影與模糊,球看起來不太圓,高的動態倍頻整顆球從頭到尾看起會非常流暢,特別是看高畫質影片或高畫質球賽非常容易察覺與辨識。再來是面板的對比度與灰階顯示,也是是各家廠牌透過『自家晶片技術』,可以提升整體畫面的鮮豔程度與黑色的顯示程度,鮮豔程度不難,難的是灰階的黑色能有多黑,這點透過看高畫質的電影就能辨識,如果灰階不夠黑,有些電影場景常常看起來就會是一坨沒有對比的黑,看不清楚暗場景中的細節,如果灰階夠黑,看暗場景時就能顯示出更多灰階也能呈現更多細節。很多人會說平常很少看高畫質影片,但一台好的電視會連看有線電視的HD台畫質都很有感,個人覺得現在的硬體代工都很便宜,所以各廠牌能拿到4K的面板成本不會差異太大,唯一的販售價差就差在各家廠牌的『自家晶片技術』與產地,就算產地沒差,一台國產禾聯4K與一台馬來西亞SONY 4K,SONY賣的晶片技術肯定還是高出禾聯好幾萬。
貴在那要你自已去研究上來問你永遠都不知道差在哪就是因為你不知道他貴在哪,才會上來問這種問題就像有人口直下背光和側入背光,還得解釋給你,不然又多一個貴在哪的問題就是有好幾個貴在哪,集合成日製電視貴在哪你不去研究,只憑看起來都一樣,當然貴在哪?
KaitoKid wrote:一台進口車可以買好...(恕刪)</blockquote這比喻不好 車子 包包 鞋子 很多人是買個身分 是要外出炫要用的電視買多好 也都只是自己家人看而已................以前傳統電視就真得一分錢一分貨,買一台可以用10年,現在台日韓電視壽命都是差不多三至五年就壞掉了你買多貴都是一樣,建議去賣場直接看電視色差,選你所喜歡的,價格是建議抓到三萬內就可以了至於索尼的....科科 講難聽點就是吃個牌子而已
台灣除了水貨,買的到正日規的產品嗎?日系品牌液晶電視現在唯一贏台灣品牌的只有"預設值"的調整+內建的影像晶片SONY高階產品的音效也打掛一堆品牌品質絕對沒有贏--當年我家的46W3000A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現在移到房間裡面,看到掛為止)這顆的購買價不高,不過就是新台幣10萬罷了...====================================================================到了這邊一定有人會說"不然花這麼多錢要幹嘛"也因為這句話,我買了BENQ的65AW6600,一顆放媽媽家,一顆放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