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豆腐, 各有所好, 我是覺得, 都不要把一些旗艦, 說的很不堪,
TV set 決定"畫質"的主要 Value chain, 基本上是這樣
LCD Panel 是由 Open Cell 跟 backlight module 組成, 而OLED 就是面板 沒有背光模組.
TV 產業, 基本上LCD 面板廠多只賣 open cell, 而B/L 來源, 可以品牌自己設計生產, 或自己設計但委外生產,
或根本用 ODM SI 之公版. 所以就算是cell 來自同一面板廠同一model, 不同品牌, 不同SI,performance 跟quality 也會不同
但OLED 沒背光,所以來自同一面板廠同一model就會差不多 ( 至於會不會把較好面板留給自家品牌用,就不知了 )
但面板定了, 畫面品質就訂了嗎 ? No.
Scaler 是畫面處理之心臟, 多數品牌,多採 IC design house 提供之 scaler, 如來自 Mstar, Nova, Realtek...
所以面板一樣 scaler 一樣, 畫面品質就一樣嗎 ? No.
極限跟最大可用功能一樣,
但因為校調,參數設定能力不同, 甚至有些功能 scaler 廠只開放硬體功能, F/W 品牌自己搞定, 所以差異就出來了.
而有少數品牌之超旗艦,品牌會自己開IC, 這就會有傳家密技,特異功能,跟祕密武器, Sony 就是其中代表性品牌. Z9D 這顆看來就可能是最新開的,最powerful 的新IC.
也有可能是品牌跟scaler 廠買IC , 但要求一些 exclusive 特異功能. 但就算不是exclusive, 那些功能還是 unique.因為scaler 只負責開功能, F/W 怎麼寫, 怎麼用 , scaler 廠自己也不會,是品牌廠的技術機密
另外, 這裡插播一下, 甚麼叫 Color 品質好,有兩種. 一種是 accu color ( 顏色準, content source 是甚麼,就輸出準確的顏色, ex, 網路購物買衣服選顏色,輸出顏色要準 ),
一種是 preferred color ( 喜歡的 color ). TV 都是搞 preferred color ( 喜歡的 color ), 看起來漂亮.
這下問題來了, 誰來決定漂亮,喜歡 ? 就品牌自己決定設定囉... 這麼主觀喔 ? 是. 從 CRT TV 時代, 名品牌廠內就有決定色彩的大師, Guru ,他說了算.也有品牌廠有時號稱找好萊嗚影像大師來調顏色.
同樣, 亮度, 對比怎麼拉,甚至sharpness ...... 也是同樣道理.
同時, 色域較寬(顏色較豐富 )就一定比較好看嗎 ? 不一定,
同樣數字大小的色域,有可能 A 家偏紅色的cover 多,B 家的偏綠的cover 多.
再加上contents 不在顯示色域內的,要被指定顯現甚麼顏色,及上面說的 prefer color 設定
就應該了解為何是不一定
.還有雜訊處理, 背光型態,控制方式 global dimming, local dimming, 分區.....還有一般消費者不容易注意到的漏光, mura, cross- talk.......懶得再寫下去了...
簡單說, 你是喜歡聽古典還是聽流行 ? 喜歡莫札特還是貝多芬 ? 喜歡五月天還是周杰倫 ?
青菜豆腐, 各有所好.
同樣的, 愛看高品質4K 藍光大片的
也不要瞧不起低解析度的本土劇集, 許多家中的老人家, 每天就靠本土劇獲得極大的娛樂壓.
TV 是用來娛樂的, 不是拿來吵架抬槓的..... ( 自我檢討中 .... )
EricKK3156 wrote:
一台Display...(恕刪)

會來留言主要是看不慣 一些廣告文.甚至有些u2的評測文 都把主角調的很亮麗 其他配角就隨便調一調
有些不實 誤導大眾

說oled屌打實在太誇張 畫質應該是差距不大 各有千秋
sony的顯示晶片之強大 我在xr1時期就有見識過 能調整的選項之多 絕對適合進階玩家
相較之下 lg的 就真的是被屌打的份(個人覺得) 可惜了oled強大的顯示能力
不過sony這些年的液晶電視 壽命跟過保後維修 真的是頗令人擔心 我一台lcd螢幕 用了15年 才掛點
(另一台8萬的sony 今年也差點要去那篇回文了

EricKK3156 wrote:
一台Display...(恕刪)
沒人會把旗艦機種說得不堪.重點有些人的3C態度天生就是不知道在反什麼?

有些人一直以來就是反反反
以前反PDP現在換OLED 不是反新規格新技術就是哈日反韓
那些人心知肚明
畫質這東西某些程度可以帶有主觀的..
例如你所謂的preferred color.sharpness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這本來就沒什麼
但畫質很大部分卻是不容主觀的.

例如 Brightness.Black level.Contrast.local dimming.色域.等等等
因為這些會影響到Picture quality也因為如此這些數據才會被量化出來給使用者去做評比
例如Z9D在DCI-P3綠色飽和度上比較差等等
有些人總是用一些莫名其妙的講法去反

像什麼LG的影像處理晶片差.所以畫質輸一節?
當然要單論影像晶片SONY的解像的確有它自己的一套.
但是任何一樣3C產品都有它的硬體物理規格限制在.而不是靠晶片就可以開BUG

不然AVFORUM和FLATPANEL那些測試是怎麼回事?
Z9D在硬體規格Peak brightness要做到1600.分區約600(34*19).就是這道理
其他Black level.Contrast.等等等都一樣意思
這些規格就是實打實.沒有什麼青菜蘿蔔個人喜好這種鬼話

而目前這些物理限制除了Peak brightness以外就是不如OLED
有沒有想過Picture quality都是用哪幾點在評論?
每每講道IPS面板那1500:1的對比就會被拿出來鞭一次時怎麼沒人講個人喜好?

如果真要論晶片或一些技術
也是討論scanning backlight或Backlight Master Drive 諸如此類
例如MotionFlow+scanning backlight時Peak brightness會剩下一半
但討論這些又牽扯到一件事..OLED不是LED

OLED需要有SONY Backlight Master Drive還是X-tended Dynamic Range這類技術?
OLED是需要TRUMOTION或是MotionFlow這類?
一些人看沒看過.摸沒摸過.資料也不知道是看不懂還是? 就在鬼扯晶片還是控制驅動很差?

那些人我就不指名道姓
OLED不需要背光模組在硬體差異上本來就跟LED不一樣.當然在晶片上就會有需求上不一樣
請問那些說LG OLED的晶片很差的到底是在什麼理論基礎上?
要和X-Reality來比較也是拿LG液晶產品的Prime Mastering Engine去比
X-tended Dynamic Range也是跟ULTRA Luminance 去比
拿LED的技術來看OLED? 張飛打岳飛?

而且說穿了也是抄來抄去.SONY是真的有什麼別人沒有的?
Backlight Master Drive在之前三星就有Micro Dimming Ultimate
LG的Prime Mastering Engine跟SONY的所謂的資料庫系統也是一樣的東西
scanning backlight和REGZA的脈衝根本也一樣的東西
真的以為有什麼祕密武器?

如果是要講校正選項? OLED ISF校正會比較差我也是醉了

量子點就不想講了.SONY採用是汙染最高和成本最高的QD Vision..都被人告到要倒了...

年後日系也會出OLED目前得知都是採用LG面板
各廠解像晶片不一樣所以表現一定有不同這無庸置疑.但還用"半OLED"這話語來反?
LG是用WOLED+Color Filter方式來量產至少解決了藍色衰減的問題.
難道今天日系廠用了就不是某些人口中的半OLED?
那請問一些人到底是反什麼?
買電視是要比賽嗎? 這也在比得失心?
OLED畫質比較好是擋道特定人士視野?
現在的LED也不是Crystal Led 難道都可以叫半殘LED? 要不要反一下?
Z9D沒有不好.
但個人是絕對看不慣一些不入流的人亂詆毀其他產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