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yliao71 wrote:
請問這是 TLW-42001...(恕刪)
我開文針對的是TLL-42200,好像只有LCD面板不一樣(新的對比是2000:1,舊的是1200:1)。
關於黑色下不去的問題,我看到是,純黑會接近純黑的時候還好,反而是有點微亮的黑就很慘,會有明顯的灰色雜訊(條狀或點狀,看場景)在那裡跳啊閃啊的。
我認為問題不在面板,而是解碼器和scaler。
我有看過一個超誇張的情況。左右分割畫面,左邊是外接數位機上盒透過色差輸出480i信號,右邊是內建數位tuner。兩邊都轉到公視。播的是一段有關天文星象的新聞。前景是美美的女主播,背景是黑暗星空中一顆大星球的影片。
好,重點來了。兩邊畫面比較起來,主播台,女主播的衣服,臉龐,頭髮,還有那顆大星球,不論是色澤、亮度或對比,看起來幾乎是一模一樣。但是那個大星球周遭的星空卻完全不同。外接的這一邊看起來是純黑的星空中一顆顆的小星星,內建的這一邊,整個星空看起來灰撲撲的,好像是亮了好幾級。仔細觀察才發現,有一堆不知道那裡跑出來的灰色麻點分佈在整個星空中,把它輝映得灰撲撲的。
這個分割畫面足以證明,奇美的面板沒有問題,也不是整個視訊處理器都有問題,有問題的是負責處理內建電視信號的那一部分。
另有版友指出,看分割畫面裡的小圖像不準。這倒是事實。我也有用分割畫面試過,一邊是Sony的機上盒,一邊是內建的數位Tuner,我費盡千辛萬苦調整內建tuner的各項畫質參數,終於調得兩邊看起來差不多,甚至內建tuner的畫面還顯得銳利一點點。但一放到全螢幕,內建tuner的畫面就是明顯不如外接的機上盒。ludwig0201兄所說的,『以單一畫面(關掉子母畫面)顯示後 就露餡了』很適切地表達出這種差異。很明確的是,這台機器對不同訊源用不同的sclaer去處理。感覺上,所有外接端子使用一個還算過得去的scaler,內建的三個tuner則用另一個很差勁的scaler。不知道華碩廣告中所說的雙處理器是不是就這樣?
再強調一次,一般人如果沒經過訓練,那雙眼睛真的不適合判定畫質好壞。我第一次有這種體會是在十幾年前跟一群搞廣告後製的同事看一段卡通片。輪廓草圖都是手畫的,用上百萬的靜物攝影機一張張抓入電腦裡來上色,最後再用Autodesk的Animator串起來變成卡通。以我們這些電腦工作人員來看,那就是一般電視上看到的卡通,很鮮豔,很平順,很好笑。但那些後製的小妹妹卻個個表情凝重,沈默不語。問題很多,我現在也沒辦法一一想起,最主要的就是輪廓線條的鋸齒和毛邊,空白部份的鬼影,還有色彩和她們要的不太一樣等等(不是這個紫,是那種XXX的淺紫之類的)。我們一群大男人原本看不到的這些缺點,經她們纖纖玉指一一點出,馬上也看出來了。後來試用MPEG壓縮時也有類似情況,那種初次在電腦上看到VCD畫質的實景影片的那種興奮感,她們完全沒有,堅持說畫質真爛(不是光指馬賽克),死也不肯用這種東西放在她們的製作裏面(CD-I光碟),那時候一台30幾萬的數位相機所拍出來的2000x2000的像片,一台上百萬的負片掃描機所抓的4000x4000的照片,秀在一台十多萬經過專業校色的電腦螢幕上,在她們眼裡看來也都不太合格。
關於是不是因為訊源不同所造成,可以看看我前一個post文。
關於電視尺寸和觀賞距離,我想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同樣一台數位機上盒,同樣用色差端子480i輸出,接在60吋的背投,看那些八點檔好像在看日本衛星節目。觀賞距離是3米不到,可以再往前一直到1.5米都還可以接受。
但這不是問題所在。我不是在抱怨粒子粗或是馬賽克,我受不了的是那種朦朧感、等高線,數位化感以及灰暗部的騷動感。在華碩機子上,用內建數位tuner,這些合起來會讓我想把電視給砸了。接外接數位盒,還算是看得過去,但會讓我很為自己當初選擇大尺寸背投電視的高瞻遠矚而自豪。液晶電視不就是這個死樣子嗎?
題外話,是我對液晶電視有偏見嗎?不見得,不久前,美國CNet網站針對他們今年評測過的所有電視機種,頒發了「編輯推荐獎」。得獎的只有三個機種。首選是Pinoneer 50吋Full-HD的Kuro電漿,這是影音迷用屁股就能料到的。第三名是Sony頂級XBR系列的46吋液晶46XBR4,這也不另人意外。但第二名就跌破眾人眼鏡,居然是Sony SXRD背投電視的二軍機種,60吋的60A3000
各位網友或有不知,CNet評價一台電視的好壞,只看畫質表現,不管價格規格,也不管C/P比。他們不會因為你價錢合理就給你些加權分,所以Vizio那些便宜又大碗的液晶電視,每一台的評分都只有6.5左右,及格邊緣。但他們也不會因為你價格便宜就故意打壓,60A3000的美國市價只有另兩台得獎機種的一半,照樣穫得有史以來背投機種的最高分,8.5分,比46XBR4液晶還高了0.2分,只比Kuro電漿低了0.2分。(根據我的推測,和Kuro電漿的這0.2分差距,主要是A3000處理1080i訊源有bug,導致動態解析度大幅下滑到只有XBR4這隻頂級液晶電視的水準。Sony已經承認這個bug,說會有韌體供下載更新)。
題外話的題外話,本來今年Sony SXRD 背投電視的一軍機種是XBR系列的70吋Z70XBR5,預定聖誕旺季前出貨,但幾天前Sony突然透過網路媒體放話,決定徹除背投電視產線,全面退出背投電視市場。不久,代理商也收到正式通知,這個只見於美國SonyStyle網頁的頂級機種全面退訂斷貨。對許多SXRD背投技術的擁護者來說,包括我在內,這是史上最Kuso的一個聖誕禮物,Sony好樣兒的。
我要在這裡誠心呼籲,客廳夠大,在家裡聲音也夠大(至少比老婆大)的版友們,要買要快,這台畫質評價直追Kuro電漿的60吋背投,台灣水貨賣12萬左右,除了畫質表現好,規格也是夠頂尖,120Hz顯示頻率,1080p/24,HDMI 1.3,12-bit廣色域(還是深色域?),燈泡壽命8000小時,看60吋只耗用42吋液晶的電量,省下的錢夠買一顆裸燈。唯一缺點是不太適合當電腦螢幕,因為投影機種沒辦法去掉Overscan。另外就是開機慢,20秒才能看到暗暗的畫面,約一分鐘才能大放光明。
大家也不用太擔心水貨的保固問題。背投機先天優勢就是結構簡單,極小隻的三色液晶面板配上投射鏡,加上一顆燈泡。只要進到你客廳開了電沒問題(怕長途運送後光學部件鬆動導致失焦或幾合偏移),往後只要顧好散熱,就不太會再有什麼麻煩了。
忘了提一下那台大同液晶。可能我之前沒在意,也就不曾仔細看。前天晚上回去後給它轉到數位的民視8點檔用力瞪了一陣子,可以下定論,畫質沒有好到值得向各位推荐的地步,雖然還是比這台華碩好上一級。
好死不死,我弟媳剛好拿出一片她女兒幼稚園的聖誕晚會Live秀DVD獻寶(媽媽都是一樣的),用先鋒的DV-300接HDMI升頻到1080i看。一開場就嚇我一跳,那個打在舞台布幔上的燈光是標準的等高線圖,一圈一圈層層分明。我想這應該是老師用D8拍的,不用要求太多,卻聽到弟媳讚嘆說『好漂亮喔』,真是額頭三條線。沒辦法,只能忍受這種號稱DVD的VCD畫質,一直到小姪女表演完謝幕退場才得到解脫。
本來事情就只有這樣,偏偏弟媳又請我替她把這片DVD拷背一片,因為那是她情商偷借出來的,隔天一定要歸還。我回去打開老婆的筆電就給它拷一片,當然也順便試試,乖乖,又嚇了一跳。那個舞台布幔上的等高線不見了,變成一團很揉合自然的光暈,就是我們經驗中應該有的樣子。我老婆這台筆電是蠻高檔的,但是那支LCD面板不算在內(為了省電和減重,燈管只有兩支,視角也很差,色濃度也不足),顯示晶片還是Intel內建的,怎麼可能會巴死那台A/V專用的液晶電視?
趕快再打開我的Mac Mini,接上已經用了七、八年的Mozo液晶顯示器試試。一樣,沒有等高線。不死心,跑到客廳,請老婆暫停Wii的數獨遊戲,用那台先鋒DV-600昇頻1080p在那台60吋背投上看。一樣,沒有等高線。還是不死心,把DV-600強迫設成480i再試一次,一樣,沒有等高線。不只如此,和剛才在隔壁看那台液晶時勉為其難的感受相比,這一次倒還真的可以看得津津有味。拍得其實不差,雖然沒有請專業攝影,但真實自然,感受得到舞台現場真個是燈光好,氣氛佳,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好個溫馨的平安夜,業餘紀錄片拍到這樣真的沒什麼好挑剔的了。
因為那時候我媽已經回房睡覺,沒辦法再去試那台華碩液晶,後來就給忘了。晚上回去試過再來回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