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液晶電視推薦,為什麼很少人提到聲寶、大同、及東元、新格、三洋

両儀 式 wrote:
冷氣要聽了再買
電視...(恕刪)


電視要看跟聽...

一堆影音跟音效

超明顯不同步的....


申東賢 wrote:
最近是很想入手50吋...(恕刪)


以液晶電視來說
這幾家完全不考慮....
這些雜七雜八的白牌機大都是公版電源、公版AD,就差零件選料不同吧。便宜的電容給你用爆漿牌,看個幾年就爆了。
soni0130 wrote:
液晶電視還是自己去現...(恕刪)



冏rz~我前年買國際牌的TH-L42E5W的42吋電視
最近把類單1600萬畫素的照片放上去看
也是很慘~畫質失真很嚴重
買過一臺歌林Oliver 42吋液晶,使用超過五年.
一臺聲寶50吋電漿,使用超過三年,
除聲寶搖控器被金頂電池漏液搞死外,
目前兩臺都沒故障過,
色澤也十分滿意.

家電廠傳統產品要求是東西要耐久,插了就用,
與3C廠傳統產品要求是要搶鮮,功能要多,
兩者出發理念不同,完成的產品就不同,
例如搖控器,3C廠的搖控器調整按鍵很多,但耐久性普遍不佳.
程青蛙 wrote:
小弟是做LCD PA...(恕刪)



沒錯。

一般panel常除了自己賣液晶模組外,也只賣玻璃。
有液晶模組組裝的TV代工廠等,買進後再放自己選擇的背光,導光板,散光板,etc。
最後下來的亮度,色澤等的結果就不一樣了。

接下來還要看內部IC的能力&與液晶模組的搭配。
1. 好的IC加上仔細的調教可以把液晶模組的實質能力帶出,畫質也不會太差。
2. 相對的,不好的IC就算加上SHARP10代廠的panel,畫質也不會很好。
上述2.的例子,看看美國感恩節日系S牌的低階60寸(中國清XXX代工的)或是郭董的60寸就知道。

真的很注重畫質的人,除了要確認液晶面板的組裝模式外,也要注意IC本身的能力。

便宜一點的電視大致上都是:
1. 代工廠的公模,然後小改硬體&軟體
2. 較不耐燃的塑膠件
3. 腳座設計耐傾斜度較小
4. 液晶模組的內部材料較便宜
5. etc

另外,台灣製造,馬來西亞製造,日本製造其實差異不大。
原因是很多台灣製造,其實只是把顯示器(0關稅)&電視tuner(記得是5%關稅)分別進口台灣。
最後在台灣組裝(組裝動作大約10秒完成),就可以稱為台灣製造。
馬來西亞或是日本製造,基本上都是日系在做的。其實就是把組裝動作放在日本或馬來西亞。
用「電視整體」名義進口台灣,被克13%的關稅。
但是仗著是日本製or日系品牌,硬是比同等產品貴上許多,補回13%關稅的差異。
話說回來,很多基本很多零料件都是在中國製造,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電視的厚薄很大部分跟背光的種類有關:DLED or ELED。
ELED可以做的比較薄,但是內部要導光板。能做active backlight但是無法做較好的局部dimming。
DLED雖然較厚,但是可做Local dimming的優勢是ELED沒有的,而且cost比ELED低一點。


mo0928o1 wrote:
聲寶50吋剛出來的時...(恕刪)
推薦BENQ液晶電視一秒開機不等待!!
液晶電視

我會優先選擇日本廠牌(最好的是MADE IN JAPAN)

再來會考慮南韓品牌(三星、LG近年來進步很多)

台灣廠牌排在最後

因為耐用度真的有差


申東賢 wrote:
最近是很想入手50吋...(恕刪)

台灣有公司貨的電視基本上我首選只考慮Samsung跟Sony, 其次LG跟BenQ, 再往下的大概就不太會考慮了...
還是很多人在買的
越鄉下資訊越不發達的地方

我親戚就是
甚麼Sharp,LG,Sony...聽都沒聽過
買家電必選大同,歌林
因為"比較有名"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