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真的有這種事??

個人認為一切都以型號為準
原廠只會認型號, 頂多再加批號或出廠日期來判斷


生產線的工作是制式且要安排時間流程的, 不是說換就換, 從設計備料到上線生產, 編寫生產/測試/檢修 流程, 都是很大的工程
當然不會搞的很亂很雜, 否則老闆/廠長天天找你開會(開刀)

所以設計一款型號, 一定是用統一零件規格來生產, 零件供應商也不得在期間任意更換零件, 包括廠牌品質規格等, 否則就等著被罰錢, 還要想辨法生出同樣的貨來

除非此批己生產終了
下批進貨零件及設計不同,當然就會不同, 那就是以批號來識別了

這種事情最常見到的就是電腦主機板了, 你去市場上買的主機板, 回家後再上網跟官網的照片仔細比較看看
相同位置, 一定會有少很多很多零件的, 並不是你的板有損壞, 而是生產就是如此

除非你是拿到第一批出廠的板, 才會跟照片上的一樣(不過現在第一批也不見的會滿零件)
還有一個原因是照片上的板是要審查用的, 所以零件全滿

至於台灣家電廠商就不像3C產業那麼快, 但通常設計時就是採用最便宜的設計了, 所以可能變化不多

至於日本廠商就不一定, 什麼都龜毛, 什麼都要測試認證, 小從電阻大至面板, 無一不挑, 所以他們生產的東西, 往往能達到心中預設的那個標準!

標準是1, 生產出來就是1, 不會變成1.2, 2或是0.5

如果為了省錢或改規格, 就會改型號來應對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