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上有保留一些頻道沒讓MOD全部拿走,以不至於讓有線系統業者有生存空間整兵備戰。
明年無線電視及有線電視全部數位化後才是爭奪戰的開始,
若收視戶是很貪心要看很多頻道,依照業者有計畫分配的套餐就像以前唱片10首歌只有一兩首好聽一樣,
那收視戶為看好節目就得定很多套餐,鐵定很傷荷包。
◎NCC研擬2011年類比頻道退場機制之際,5大有線電視業者已決定明年第一季開始全面數位化....
◎有線寬頻產業協會(CBIT)理事長陳朝平表示,目前台灣有線電視收視戶約470到480萬戶,其中已經完成數位化用戶約20萬戶,有線電視業者推出數位化,從頭端、網路到電視機上盒採購,一戶投資成本約1到2萬元。凱擘則表示,光是數位頭端設備更新便投入2億元資金。今年凱擘採購4萬台電視機上盒,採購金額約1.2億元,....
※由上兩則官方的訊息來說,第四台的全面數位化,是必將之路,NCC也將類比頻道退場機制之際,定於2011年。因而可知如果府上當地之第四台,如尚未全面數位化,才有可能如您所述不裝數位機上盒,但這是政府政策,也是必行之路,故如果業者要您裝置數位機上盒,那您也可能莫可奈何,因為前題是「政府政策」。
換言之,每戶加裝數位機上盒的第二部,如果能在加收您租金或買斷的費用,您想第四台會白白浪費而不賺嗎。
還有,由於無線數位化、MOD、網電等等的競爭下,第四台面臨客戶大量銳減的壓力,所以也近年不斷對所謂私接戶, 與予極大的「以法恐嚇」之情況與爭議發生,可見於本知識+的其他發言者口中得知,在為消彌私接戶最大的利基與方式,當然就是強制要求裝置機上盒,您想有如找到海上浮木的第四台,會不會放棄這一直難以解決的問題機會嗎。
所以,不管現今能否依然申請類比的訊號等,改為數位的訊號,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其實,無線數位電視除了與MOD合作外,不排除未來要收錢,就是現在的15台,預估每月60~80元,這是題外話,但消費者這下子永遠變老二了!
專家認為目前面臨到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
收費標準: 很多區域的第四台系統業者是一家獨佔, 教人無從選擇.
頻道分類: 那些頻道該收費? 那些又是公共的? 會不會搞到後來只有5家無線的頻道是公共的, 其他全都得付費?
節目內容: 轉成數位化後, 畫質如果比以前的第四台差, 消費者的感覺會如何呢??
硬體設備: 目前消費者最常見的問題是 "我到底要買幾個機上盒才夠用?". 所以需要政府與業者把相關硬體標準能提早訂下, 讓電視製造時把電視盒直接裝置在電視裡, 才能解決目前家裡 "一機買一盒" 的問題.
政府立場: 目前沒有看到政府對全面數位化有任何的動作, 沒有標準, 也沒有補助!
may_green2288 wrote:
最近看著越來越大的電...(恕刪)
馬照跑舞照跳
不用急著跟業者換機上盒.....
等標準統一就內建了....
到時再買那種電視機就好了....
我想到以前只有三台..看有線還要接台機器...
以現在觀點來說..醜死了
ncc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