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為什麼SONY的液晶電視在日本Hi-Fi雜誌評價都不高?

アルバ wrote:
你確定嗎?你不知道很...(恕刪)


大金冷氣最近打廣告打得很兇阿~~
(別人都在爭第二名~~~)
無面者
褲濕啦 wrote:
各位有空可以去看看,...(恕刪)


因為那些評價高的
台灣都買不到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SONY的東西好不好其實見仁見智 , 不過SONY真的很會賣 , 銷售真的很有一套...看了CM都會衝動一下

覺得一些此板很有聲望的大大懂的真不少 , 只是真的希望--- 不要戰不要戰不要戰 , 我01最愛的版

小弟沒有品牌情節 , 所已向來也習慣很客觀輕鬆來看諸家競爭...
除非真的著過該牌的道 , 不然真的不會太排斥某牌

想當初小弟鈍感到比不出各家LCD TV的好壞(因為都太接近 , 木眼已超載) , 所以從 外型 和 $ 這兩樣最膚淺的因素入手
rick_xbox wrote:
而SONY液晶電視只有外在是日本製(LCD面板是韓國製)
恕刪)


那個..麻煩搞清楚
sony在日本小至20吋都是MIJ
跑來台灣cost down然後變成MIM
XMB系統也不願中文化也就算了,
畢竟它機能是為自己國內設計的
MIM其實也沒差, sony品管絕對在水準以上
鮮少在板上看到sony的出包文就是最好的證明
重點是, 那價格是在貴三小啊
我不只一次提到, 同樣的規格尺寸
台灣硬是貴上數千至上萬不等,
跑去查美國那邊的價格也是比台灣便宜
台灣進口關稅有那麼重嗎?
我們收入都還比人家少咧
只能怪其他日系廠商在台灣擺爛讓sony一家獨大
sharp賣過季機種, toshiba改晶片..
geniue wrote:
那個..麻煩搞清楚s...(恕刪)

之前查過

台灣高畫質電視的關稅大概是25%左右

如果再加上檢測費,那可能會高達30%以上
雜誌僅供參考使用。
最準的還是來跟大家討論啦!
比電視只比面板喔......那可能還要研究一下喔.
geniue wrote:
只能怪其他日系廠商在台灣擺爛讓sony一家獨大
sharp賣過季機種, toshiba改晶片...(恕刪)

回geniue大...

夏普的42至52GX3W~
在日本的發售時間是2007/08
(只是當時還有更新的GX4W...更好的RX1W...)
SONY的X5050/X5000/W5000/V5000全都是2007/09
JVC的47LH805是2007/06~37與42LH805是2007/08
日立的沒有引進同時代產品...先不談...
東芝的直接排除不談...
台灣在賣的日系公司貨最高階~都是屬同時期產品
如果要說過季的話...全都中槍了...全部砍掉從練...
不要說SONY的W/V/S4000...日本沒那種東西...


東芝晶片這個問題...
小弟是蠻好奇的...
新禾是代理東芝的產品...
這樣產品過來後...發售前...
新禾內部應該早就知道~主IC迴路是不同的...
(最起碼技術部門一定知道...不然是要怎麼維修...?)
難道會是東芝叫新禾用相同的名子嗎?
(可能性不高吧...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汙辱到NEW Meta Brain Pro...)
或者是新禾知道不同又故意用同樣名字...?
那到底是東芝的錯...還是新禾的錯...?

JVC之前賣的是日製機種...現在是泰製...
至於泰製怎樣~看一下小弟的開箱文就知道了...

SONY的賣的貴...其實很正常...
單純說打造知名度...
所用的廣告/造勢等等的...就花了多少錢...
這些錢不轉至消費者...難道要他們吸收嗎?
(這是它成功的地方~在台灣日系其他廠牌沒有一家能與他比知名度!)

台灣的關稅很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電視機稅金28%+電檢等等雜七雜八的就差不多35%了...
就是為了保護國產...
所以國產好好加油吧...等你長大...看進口關稅會不會降低...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光之白翼 wrote:
回geniue大.....(恕刪)


維修一般都是換整塊主板,很少修parts的,一對一更換難度不高,
TOSHIBA進入service模式後,有個選項可以叫出有問題的主板或零件,直接更換就可以。
當初我買電視想挑選聲音比較好的,國產的幾乎都不行,
只有華碩、SONY、LG好,但SONY畫面太白,LG人家反應用後小毛病多,
後來買了華碩的。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