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過年想換大電視 OLED、QLED、LCD 怎麼選?

YalpSik wrote:
大大,LG 有 88(恕刪)

價格就是只有QLED可選的原因了啊
mpoweramg11 wrote:
SAMSUNG 65Q70T請問這功能 能提升多少畫質?
Panasonic TH-65HX900W 有類似這種功能嗎?
這兩台 音效 哪台比較優一些? 謝謝.


4K升頻每家都有,
看的是演算法,不是有沒有AI喔!
目前台灣市售機型升頻到4K應該是SONY最好,
Panasonic HCX、LG α9、Samsung 4K 量子尖端智慧處理器都差不多,
雖然SONY下一代的J系列也順應潮流加上AI兩字,
但在日本的評比中Toshiba CEVO略勝SONY X1,
SONY和Panasonic則各有特色,
新一代J系列的XR處理器就不知道了。


至於音效兩家都是10W+10W,
半斤八兩應該都差不多吧?
Panasonic HX900的前一代起就可以直接解碼Dolby Atoms;
而三星則加了AI音效(Active Voice Amplifier、Future of Viewing、Object Tracking Sound+、Samsung Q-Symphony)

就規格而言 顯色 更新率 可視角 背光
65Q70T 8bit+FRC 120Hz VA較小 側光
65HX900W 10bit 120Hz IPS較大 區域控光
理論上HX900等級比Q70T高一階以上。
介紹的很詳細
不過重點應該還是口袋深度
既然是業內人士,還會在意什麼6原色?
f15leon wrote:
既然是業內人士,還會...(恕刪)

作者雖說在面板業工作多年,
可是文中錯誤蠻多的,
有點懶得抓...

「【QLED 的 Q 所代表的是新一代 LCD 背光技術,也就是光致發光量子點技術(Photo-emissive Quantum dot)。」
目前量子點仍是用“藍”光LED背光直接照射量子點膜,而SONY Triluminos(在X9000A(QD量子點)之後機種)、LG NanoCell等廣色域技術都是用應用PFS-KSF螢光粉的白光LED,NanoCell則是多加了一片一奈米純色膜來吸收雜光。


「前面提到LCD電視的LED背光,因為演色性比起白光 OLED 要來的差,所以在電視上的色彩表現就沒辦法像 OLED 那麼好。」
廣色域LED背光電視跟OLED電視的色域其實差不多,因為都是白光透過彩色濾光片著色的,有差異的只是LED背光電視的LCD面板還有分10bit、8bit+FRC、8bit面板。

「那量子點是用來做什麼的?以電視使用的量子點大小來說,當藍光打在量子點上就會激發出紅光與“黃”光,所以整個背光就會有更平均的RGB三原色所構成的白光,其演色性比起LED利用螢光粉製造出來藍色頻譜過高的白光要好。」

量子點是藍光LED打在量子點膜上,除了原本的藍光,再激發出特定波長的紅光、“綠”光,共3種純粹色光,但目前材料限制,所發出的紅光波長並不是所謂的“正紅”色。藍光則因為是背光來的,所以亮度越高,藍光越強。
演色性只是比舊的白光LED背光強,但跟廣色域LED、OLED不會差太多。
感謝分享好文
現在購買電視都以平價為主
畢竟價格掉得快而且也不耐用
hawkcheng

選你正解 一堆朋友迷戀S牌 結果都是説過保自爆 修理的費用都可以再買一台平價機種

2021-08-22 19:50
電視用OLED面板是白光OLED+CF成本最省,主要是卡在FMM做大後OLED蒸鍍難度,成本高良率低,要說顯示效果最好還是全RGB OLED最佳,如SONY的專業用OLED監視器就是全RGB的OLED結構,但市售量產機最大只做到31吋
對不起 筆誤 QQ

hercules6681 wrote:
作者雖說在面板業工作(恕刪)
Nano Cell 是用量子點,前面有加吸除雜光的鍍膜

hercules6681 wrote:
作者雖說在面板業工作(恕刪)
YalpSik wrote:
Nano Cell ...(恕刪)


NanoCell沒有用量子點喔!
NanoCell是做在LCD Cell上的喔!
LG已經在產品說明頁上寫廣色域技術 是Nano Cell,跟做在Cell與背光間的量子點膜不一樣喔!

要到下一代的QNED才有用上量子點喔!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