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wrote:全台缺貨缺那麼大 還能讓他兩個尺寸都展示 我覺得有點離譜
永和中正路的松下經...(恕刪)
像很多百貨公司都沒貨展示 最多就展示一台65(如SOGO忠孝復興兩館)
不然就是直接展DX900(如板橋大遠百、信義新光、台中大遠百)
PS有需要找貨的 或許不妨試試看 住家附近的經銷商一家家打電話詢問 應該有機會問到不用排那麼久的喔
官網有經銷商列表
IHS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從今年下半年甚至到明年的短缺幾乎是可以預期的.
================
大陸房市火熱,對家電需求也火熱,美國市場也流行55"~65"大電視....全球電視面板產能都被大陸和北美,這兩大市場吃掉了,台灣市場太小,得慢慢排隊. 全球面板預計缺貨到明年底,商家說明年二月到貨,說不定還有變數.台灣是大型電視面板主要生產地,但產能都被國際大廠預付包走了,友達整座廠甚至被(三星..)直接包到明年底.
55吋大陸韓國每一家面板廠都有大量生產,比較不會缺貨,如果怕等太久,可以先考慮買55".
至於產能. 三星七代廠的40吋面板產能只是暫時消失, 而非永久消失, 因為京東方把設備買去, 預計一年半左右會在中國恢復產能, 到時候40吋會供過於求. 因此45吋與58吋未來仍是群創8.6代廠最重要的產品
至於65吋. 京東方10.5代廠會在2018年中左右開始試產. 但是因為工廠造價昂貴, 折舊費用很高. 2028年以前都無法對台灣6代廠所切割得65吋面板形成威脅.... 而且65吋的市場將在2018年開始鈍化. 從每年750萬片成長到1000萬片可能要花四五年以上. 高速成長的時間結束. 因此京東方的10.5代廠反而是把產能集中在40吋. (PS:為了賣40吋投資10.5代廠. 也是個傻瓜)
至於中電熊貓就不用太在乎. 因為產能小, 良率低, 品質差, 成本高, 通路窄而且經營者腦筋不好. 他只是墊背的肉墊. 三流的公司.... 這種三流面板公司在日本韓國台灣也都有出現過. 到最後就是被購併的命運.
只是好奇, 現在面板價格這麼好, Panasonic 的八代廠怎麼不考慮恢復生產. 真的一定要這麼倔強, 說關就關嗎. JDI新的六代廠提早啟用是因為華為拜託他. 聽說華為使用中國某家的面板出現製程瑕疵(解放軍的華為不敢講是中國的哪一家, 以免被高層槍斃). 面板大缺而改向JDI尋求供料. 中國愛仿冒, 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
直覺認為, 友達應該會在一兩年內在台灣興建10代廠. 畢竟他現在的營業額僅次於三星LG. 如果想維持前三大的地位. 沒有在台灣蓋10代廠是維持不住的. 他只是不急著投資舊技術. 等OLED TV玩死, 他再來蓋新技術的10代廠. 如果未來個七季度, 友達可以保持獲利百億元. 那要蓋10代廠的資金就不是問題了
ecco007 wrote:
我覺得58'將要消...(恕刪)
Panasonic兩年前趁早把 G8.5轉作 高單價的醫療用專業面板,Toshiba/Sony/NEC...老早轉型只做高單價的手機面板(手機面板的ASP每平方米是電視面板的4倍),Sharp 的G8 和 G10 是在死撐活撐.
2.韓國三星G7 有生產40" ,但人事成本遠高於台灣南部低薪的群創生產的 40",三星寧可把它收掉,轉作高利潤,獨佔的OLED手機面板.
三星本想把設備轉賣給中國業者,但中國業者之前向三星買了一批5代廠的舊設備,搞了幾年仍無法量產,京東方本身有蓋10.5代廠了,對這批10年前的舊設備興趣不大...現在OLED需求火熱,供不應求,三星因急的要改成OLED線,決定把這批7代線設備當破銅爛鐵 秤斤賣了.
三星LCD部門已經連虧多年,靠的是OLED部門在養家.
3. LGD 的OLED TV產線仍無法到達規模經濟,IPS的低對比和 RGBW 4K,只能用低價拋售給二三線品牌,利潤也不好...LGD出貨量雖是全球最大,毛利率卻比 群創還差. LGD的OLED手機面板良率又遠不如三星, LGD 現在是進退不得.
4. 日韓LCD業者這兩年會淡出LCD產業,把韓國產線收掉或改線,把LCD產線移到低薪的大陸生產.三星和LGD的大陸廠不斷在擴線,且可省下5%關稅
5. 友達之前在李焜耀主政時,大力投資OLED技術 200億,太陽能 300多億,結果 太陽能肉包子打狗,快虧光了.又因反托拉斯不認罪,被美帝罰了3百多億(含其他民事和解),李本身立場又有點模糊,怕得罪大陸當局.趕緊交棒給 彭雙浪,彭董為了清理這幾百億的爛帳,採穩砸穩打的經營,友達的OLED技術和專利很好,但彭董在還沒確認未來市場是否大好前,不敢貿然投資. 10代廠更不用說了,就算要蓋也是到大陸去蓋,那邊政府的獎勵優惠很高,蓋廠政府出資一半,土地水電都補助,也沒有像台灣環評卡關抗議,又可省下5%關稅. 所以群創已經借屍還魂,投胎附身到大陸熊貓身上了. 將來熊貓的技術和競爭力,說不定比華星光電和京東方還好.
6.郭董的事業對apple 依賴度太高,萬一apple有一天不行了,鴻海就慘了....所以郭董花 1000億買下Sharp這個爛攤子,是為了拿到Sharp的品牌,不是面板產能和技術...夏普的面板技術和競爭力早就落後 台灣和韓國了,不值得花1000億.
友達幾年前買下Toshiba 新加坡的G4.5 LTPS廠,所以LTPS技術不輸日韓,最近友達昆山廠裝機-點亮-量產,只花了7個月,JDI光裝機到點亮就花了6個月,大陸業者裝機到量產可是花了2年多,鴻海高雄路竹廠裝機後都快一年了,還沒能量產LTPS,最近找了Sharp幫忙.
友達的LCD電視面板,OLED技術,LTPS技術都很好,郭董若真想買技術,只要花100億就可買下友達9%股權,超過泛宏碁集團的7%股權,取得友達經營權,不需要大老遠跑到日本去買技術,去日本花1000億是要買夏普這塊招牌,從代工轉型成品牌,不用老看apple HP Sony臉色,apple HP 動不動就找鴻海殺價輸血.
7. 據說 友達和apple 這兩年偷偷躲在龍潭搞 micro LED新技術, 6吋的micro LED手機面板幾個月前已經點亮了,但仍無法克服量產的技術瓶頸,一旦apple 的 microLED 在三年後成功量產,那大陸韓國日本的OLED廠就會死傷遍野,一座上千億的廠至少要花5~8年才能回收投資成本. 群創說,這個過渡的時間點,投資OLED產線的風險很大.
Sharp 戴社長可能有聽到台灣的風聲了,上個月把2000億日圓的OLED投資計畫,修改成幾百億日圓的小型試作線,放慢腳步靜觀其變.
8.友達2008年想要經濟部放行去大陸蓋8.5代廠,就答應經濟部要投資四千億,在中科二林蓋2座11代廠和2座太陽能電池廠.
經濟部當真為了友達,拿台糖土地,花了158億在彰化二林整地,大陸昆山市政府也花了大筆銀子幫友達在昆山整地蓋廠房,完成各項相關基礎建設.
經濟部要求「友達答應要做到」,友達在台灣相對投資計畫從2010年開始執行至2022年,未來10年內預計在台增聘員工5000人,友達必須每年年底向投審會提報在台灣投資執行狀況,若不符合規定,投審會將要求限期改正,情節嚴重者,可依行政程序法撤銷友達登陸許可。
被友達呼嚨的彰化二林園區631公頃,到現在只有一家廠商愛民衛材進駐.不知怎麼解套?
apple 7月突然向中科二林園區申請探勘,據說是準備蓋apple資料中心和綠能電廠,不知會不會最後搞出一座面板廠? 畢竟友達還欠經濟部兩座面板廠,2022年快到期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