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日本藍光BD大戰一面倒10~11月 SONY陣營大勝Toshiba陣營

小弟也支持先觀望......
因為一台機器要價也是不便宜的....
片子也還不是很普及....
觀望看明年3~4月後再看看...
KaitoKid wrote:
賣得比較多還不叫贏....兩邊都不贏,最輸的是消費者。(恕刪)


賣的比較多就叫贏喔? 你說是就是吧,不過建議你讀讀市場學的書在來想想是不是真的賣的多就叫贏.

另外我有ps3我也有xbox 360 hd-dvd,兩種介面我都有
在市場學裡面自由機制是對消費者最大的保障
今天有競爭才會有降價. 當一家獨大的時候那就成了獨占事業.
台電今天說要漲電費2倍,你能不給嘛?你能換一間電力公司嘛?
在現在這個世代最重要的不是媒介,而是content.
有好的content才會有市場,濫電影不管是再怎麼高清的畫面還是沒人想看
在硬碟容量越來越大,網路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
消費者的選擇不是像以前一樣侷限於要去電影院看電影
或者是出租店租片子,現在你在xbox 360上面就可以下載hi-def的電影
或者你在數位電視頻道上面也可以看到hi-def的電影
日本的BSD數位頻道的畫質相信很多人都激賞
今天HD-DVD或者BLURAY 的最大敵人不在於對方,而是在於電影公司以及網際網路
今天電影公司說"變形金剛"只在網路發售下載版,跟bluray或者hd-dvd一樣高清的畫質跟音訊
看一次一元美金,或者你要燒成光碟看無線次15美金
我自己會選擇下載看一次一元美金
說真的我買的bluray或者hd-dvd影片沒有任何一部片子重複看15次以上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會跑去買BLURAY或者HD-DVD影片呢?
簡單的比較,APPLE ITUNES上面數位音樂的販售已經超過AMAZON.COM實體CD的販售
Itunes 的數位音樂販售成為全美第三大
消費者選擇數位音樂的音質並沒有比實體CD好
為什麼消費者要買數位版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網路的進步跟mp3的普及,
消費者取得了市場的主導權,不再需要付出10美元買一張CD而裡面只有兩三首歌她/他想聽
現在他只需要支出兩三塊錢美金就能達到他所想要的
同樣在於電影工業
消費者不需要聞風起舞也不需要去替任何廠商背書
消費者需要的是主導市場讓是市場變成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
消費者需要的是讓廠商來配合我們開發我們需要的產品,
而不是我們消費者拿著錢去貢獻那些牽著我們鼻子走的廠商
ATB wrote:
消費者取得了市場的主導權,不再需要付出10美元買一張CD而裡面只有兩三首歌她/他想聽
現在他只需要支出兩三塊錢美金就能達到他所想要的...


相當認同這樣的觀點,對我來說硬碟才是最佳的儲存媒體..當然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必須建立在完善的數位版權管理機制下,廠商與消費者才能雙贏.

微軟與蘋果都是在往這條路在走,有人說BD與HD-DVD戰爭是微軟的陰謀,其實說穿了只不過是軟體與硬體廠商之間的利益糾葛.

目前來看,我是站在軟體與網路這一方的.因為我不曉得會不會幾年後會不會又要換什麼XX DVD,而軟體的升級對使用者來說是最無痛的.當然搭配的硬體也可能需要視狀況升級,但電腦的用途比專用的硬體多了太多功能了,所以相對來說電腦升級也比較值得.
ATB wrote:
Itunes 的數位音樂販售成為全美第三大
消費者選擇數位音樂的音質並沒有比實體CD好
為什麼消費者要買數位版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網路的進步跟mp3的普及,
消費者取得了市場的主導權,不再需要付出10美元買一張CD而裡面只有兩三首歌她/他想聽
現在他只需要支出兩三塊錢美金就能達到他所想要的


怪怪的
電影如果可以分章節買, 章節之間又都沒關聯的話或許可以拿 mp3 來比喻
從網路上下載 mp3 速度很快, 不知要到什麼時候從網路下載一整部 HD 的電影也可以一樣快?
說實話光下載一部 HD "試看片段"就已經等的有點不耐煩了...

HD 影像還沒有革命性的壓縮技術出現, 在此之前恐怕光碟媒體還是最經濟的流通方式
唉...
LEi wrote:
怪怪的電影如果可以分...(恕刪)

新壓縮法?影片想大量壓縮很難.畫質和壓縮是成正比的
與其期待新壓縮法(哪個高畫質的壓縮法不是越算越肥?).還不如期待1000GB的光纖網路普及來得實際.
以國內中華光纖10M頻寬為例,
一部HD影片25GB計算下載時間,
25GB / 10Mbps = 20000 秒 = 5.6 小時
以上假設您的光纖以全速、不塞車的狀況計算。
正常情形大約在 70% 的效率,大約要 8~10小時。

HD 影片的流通如果不藉助藍光光碟,勢必對網路頻寬以及儲存成本造成重大衝擊。
islab1

lien291 wrote:
未來的多媒體播放器應...(恕刪)


+1

用光碟的方式和用儲存卡來比的話,的確是大的很多及攜帶不便還有保存不易的問題!
也許過不了多久,儲存卡一張能做到25gb、50gb、100gb,這樣不是更好。

請想像一下
未來的幾年,想看高畫質的電影,也不一定要用等光纖慢慢的下載或著是…,去百xx傳一片電影的回來看,那不就很快又方便,輕巧,不佔空間,也許會說成本貴上一片光碟很多,但是申請會員就有一張專屬的會員sd卡,選完片後,把你的會員卡拿給店員,他就會把你要看的片存到你的會員卡中,這樣就不用『租不到、下次免費』的問題的,這樣,反而更加的環保,要擔心的是,小心你的卡片太小會搞丟,等完整配套措施做好後,這以後應該可以做的到啦~
嗯…我太會想像了,抱歉!
管它bd不bd,管它hd不hd,誰賣的好,還不是廠商在賺~~何必為了這樣的事情,傷了和氣了呢?
初華 wrote:
新壓縮法?影片想大量壓縮很難.畫質和壓縮是成正比的
與其期待新壓縮法(哪個高畫質的壓縮法不是越算越肥?).還不如期待1000GB的光纖網路普及來得實際.


所以, 拿 itunes 以及 mp3 來做例子, 怪怪的
btw, 期待 1Tb 的光纖網路會比較實際嗎??? 家裡要拿什麼 CPE 接? 而電腦呢?


想不出未來三年扣除 BR/HD 這兩樣媒體, FHD 還想用什麼當有效益的散佈媒介(雖然對大眾而言還是很高貴)...
LEi wrote:
所以, 拿 itun...(恕刪)


1080P真的是有比較好,但是...那又怎樣,
消費者根本就不在乎,連BD、HD-DVD是啥都不知道的人還是滿山遍野。
他們也不是不想看高畫質的東西,但那必須只是花費少少的代價、或是剛好該換的時候(舊機器要淘汰).
兩個陣營還是好好想辦法,讓消費者願意淘汰自己家中用的好好的DVD-PLAYER吧,
一天到晚在那邊叫陣,有啥意義..

今年兩個陣營的影片應該會多很多,
若是雙方都還是不能稍微拉近一點與DVD的差距,
就是要比哪家錢先燒完了.......
Toshiba拼命砍價的作法如果真的做的下去,搞不好最後真的會勝出,
1台1XX美金的機器說實在要買的人還真是不少...
先搶下家中的一台,相對的就擠壓了消費者去買較昂貴的BD PLAYER的空間.

聽說台灣明年HD-DVD PLAYER也要上市,一台好像快2萬,真是@#$%@#$.
LEi wrote:
想不出未來三年扣除 BR/HD 這兩樣媒體, FHD 還想用什麼當有效益的散佈媒介(雖然對大眾而言還是很高貴)... ...(恕刪)


現在用網路來散播高畫質的影片是第三條路
也是目前花費最少的一條路
但也卡在如何連接在電視上撥放

現階段多媒體播放器(不含PC,這代價也太大了)
在HD畫質上應還沒有完整的解決方案
但卻是一步步的在接近中

可想而知的未來不管電影廠商有沒有準備好
當硬體成熟時
MP3流行的歷史會重演

消費者會決定一切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