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常常片子一堆亂亂的,看了這個產品,覺得用大姆哥複製一些東西就可以插著看還蠻方便的(畢竟小弟只會隨身帶大姆哥,不會隨身帶空片),另外也可以用硬碟COPY一些TS來看,看完就砍.
至於HDMI還是色差,小弟看過討論區上有人說,1080i跟1080p肉眼看不太出來,況且也不太可能用HDMI的聲音輸出聽電視喇叭的聲音,一定會再另外接擴大機,所以看了這個產品,覺得花三~四張小朋友就可以免燒片,方便到朋友那邊用USB裝置亂COPY一通然後回家看,又可以看TS或是看自己HDV的m2t檔案,算是平價的高享受產品了啦!
我想普羅大眾都這樣co片子吧!
KaitoKid wrote:
我覺得不了解你們家產...(恕刪)
恩,大概從前幾篇發文裡就可以看出立場點的不同。
今天你站在一個Heavy user的立場點去看,當然會認為這個產品的諸多缺陷需要改進,只是因為跟你平常使用的習慣有極大的差異。
確實你提出了幾個還蠻不錯的論點,只是對這個價位的產品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或許Movie Spot二代出來時,會內建這些東西。
產品是要賣給多數人的,而這些多數人並非真的都有那個財力去花費這些高階的週邊,甚至是每個消費者都不一定懂得如何去分辨1080i、1080P甚至是HDMI或色差端子的差異。
談論高規格,我想論誰都會,但論及實用,才是產品的重點吧!
消費金字塔頂端的人有多少?我想廠商要能賺錢的應該是金字塔那底下絕大部分消費族群吧!
而我在文章中強調了Movie Spot的部分功能,不過也只是讓真正了解這類型產品的人分辨得出來Movie Spot跟其他能支援這些播放格式的產品價位差異性。
這樣的內容似乎讓你誤會蠻深的
就像回文你曾說道:但你沒寫很明顯就是要讓人誤會成全 IFA 的參觀者。
可是你也說:看展的經驗是甚麼,看一個大展絕對是挑精華看。
如果你的經驗告訴你 ,真的看展是要看精華,我想你應該就不會把"在今年柏林的IFA會場裡,十個人就有八個人問我:What’s Movie Spot??"而誤會成全IFA的參觀者了吧?
就好像你也說了:如果需要拷貝到 USB 外接硬碟上,那跟燒到複寫 DVD 片上又有何不同?
如果燒複寫DVD很方便的話,我想現在的NB或是其他儲存裝置上應該滿滿的都是DVD燒錄光碟機(因為要寫也要讀),而非三至四孔的USB Port,對吧~
好的建議我就留下來提案看看下個產品能不能納入,誤會的部份,我看就算了,再講也講不完吧。
RockShox Totem 40mm 前叉 重建方案:http://www.mobile01.com/mpitemdetail.php?id=176346
你一直強調這台機器不是給 Heavy User 用的,但你強調的功能卻都是 Heavy User 在乎的呀! 所以我又說了產品定位很奇怪,而像你們機器這些功能,大陸廠商的 DVD player 就有提供了,不燒片子也可以,人家機器也可以讀取 USB 裝置啊! 重點是 人家有 HDMI輸出、支援 1080P,比起你家的產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呢,你們競爭優勢在哪裡呢?
普羅大眾普羅大眾,要作給普羅大眾用的東西,大陸已經一堆工廠在做。
至於德國展覽那些噱頭文字,懶得跟你辯了,瀏覽者自然心裡有數。
不喜歡?就不要看啊!
對於這類產品的實用性姑且不論,畢竟每一個用家的使用環境與使用需求都不盡相同.
但是實在看不出來優勢在哪裡.
假如產品能夠內建HDMI接頭以及光纖插孔,足以提供(真實)而非模擬的1080P影像,以及提供(真實)而非模擬的5.1杜比音效甚至DTS聲道,可能會比較有吸引力.
不過我看應該是不可能的任務吧,畢竟真要加那些好料,光是權利金,會員費還有材料的成本等等,最後上市的售價就已經不可能有市場競爭力了吧.
看到這邊,還是認為PS3目前在影音的表現方面仍是居於領先很........多的位置.
畢竟除了坊間一般產品擁有的功能PS3都有不說,HDMI,光纖,USB,外接硬碟及內建硬碟,無線網路,DVD及藍光播放機全部上身,連RMVB檔都可以正確無誤的播放,外掛字幕也是小事一樁.
我想這類產品就算有市場,應該也只能算是曇花一現,畢竟只能算是過渡時期的產品吧.
或許這樣子的評論以及拿一個價位高達17980的PS3來做為對照組是有點不公平且稍嫌嚴苛,但數位潮流中只有進步卻不可能後退,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廠商想要在低價位的同級產品中衝出業績,想必也花費了不小的企圖心以及決心吧.
不過會養動物的朋友們以及對影音及聲音有高度需求的玩家們絕大多數都有一定程度的(龜毛),以及對電腦操作的某種熟悉程度,難道廠商在推出此類產品之前已經排除這類消費者了嗎?對此感到有點不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