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的時間是看第四台的節目。
19.5%是接usb看一些國外影集。
0.5% 是用來上網,而且還是買來第一天有試玩一下而已。
上網還是用電腦比較方便啦
Smart功能而提高價格,那麼當Smart功能是贈品OK,但不值得為了Smart功能去追高價格預算。
還建議平板、筆電、電視棒、安卓電視盒都可輕易取代Smart TV。
而且重點是Smart TV的規格是被綁死的,沒辦法升級,畫質才是電視的真價值。
當時還有一位業代工讀生把Smart功能說得天花亂墜的,還說什麼上Youtube很方便云云,結果
我問他輸入文字搜尋怎麼辦,你們家的S牌電視當時是不支援外接鍵盤的,用電視遙控器輸入文字
一分鐘可以輸入幾個字?用電視遙控器在Facebook與朋友聊天怎麼追得上速度?
結果該位仁兄回答不出來,就開始跳針了,說什麼看說明書云云。
電視不支援鍵盤輸入文字,就算手機下載APP軟體Remote充當遙控器輸入文字,結果在家中買了
這麼大的電視,還不是在看小螢幕當低頭族...囧
Smart TV本身自給自足的本事是不夠的。
現在中國平板這麼便宜,買一台3~4000元CPU RK3188方案的平板,還可以HDMI輸出電視播放
,甚至平板還能帶出門,一台平板電腦進可攻帶出門,退可守HDMI輸出於電視,怎麼樣都比綁死
在家中的Smart TV方便。
結果2013年的Smart TV功能仍舊沒有多大的進步,頂多就部分支援WiFi Direct輸出的Miracast
,不過電視棒與安卓電視盒也有Miracast功能,就看2014年會有什麼進步的花樣了。
Smart TV平常偶爾會用的功能:
就DLNA,但是我的電腦有接線,所以DLNA使用率也蠻低。
以及偶爾會去Smart TV Internet的IPTV模式去看一些免費的影片。
如:ELTA TV的訪問影片,但影片的更新率很低,相對觀看率也不高。
UDN也有新聞頻道(不過是昨日新聞),UDN也有一些訪問影片。
-------------------------------------------
另外,像3D功能也是使用率不高,算是有備而無患的功能,很新穎卻欠缺持久性。
因為要看一部2小時的電影,只為了那幾秒鐘的出屏突出3D,卻要戴上2小時的眼鏡,這個時間
上的投資邊際效應實在太低了,但若有片源或遊戲支援3D仍會想再戴上眼鏡試試看。
不過美國ESPN頻道已經將其3D訊號給收了,因為使用率很低,美國雖然有高達1.12億戶家庭,
但只有12萬人有習慣在收看3D電視,比率實在低得可憐。
ESPN決定將3D運動頻道拔管,3D電視成為昂貴的挫敗
裸視3D才是未來,但可視角度的提升,以及價格降下,都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