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nTseng wrote:
Sony高階螢幕用Samsung面板這一點也是小弟打退堂鼓的地方,
不過倒是非關品質與否..
單純個人比較不愛用韓貨就是.. XD
但是記得以前他的高階螢幕也是用Sharp的呀..
不知何時開始就變成Samsung面板了.. T_T
你的記憶, 可能有問題...
之前應該只有 52" / 60" 的是用 Sharp 的面板...
當年別家對於這兩個尺寸的切割, 成本 & 供貨量根本沒優勢...
其他的尺寸像 40" 46" 55", SLCD 都有生產...
最高階機種像 46/55/65HX920, 55/65HX950 ...
只有 KDL-65HX92x / XBR-65HX929 跟中國版本的 KDL-65HX950, 是用 Innolux(群創=奇美電) 的 S-MVA 10-bit 5000:1 面板...
XBR-65HX950 跟日規 / 歐規機, 是 SLCD 的 S-PVA/PSA 面板, 同 55HX950 的... 但其實沒比群創那片好.. 原生對比規格差了不少.. 但亮度 & 反應速度, 在 3D 模式下有優勢... (但產能也不足.. 賣沒一年, 就停產了)
今年 4K 機種, 基本上 55" , 65" 是友達的面板, 但也有例外...
但 55" 歐規機, 確認是華星光電的面板~~~ 就之前被爆出來, 有人帶槍投靠到這家 TCL 投資的面板廠...
IvanTseng wrote:
Sharp面板這部分記憶沒問題啊?
您說的不是跟我說的一樣???
我的疑問就是為何會變成Samsung面板..
只有那兩個尺寸是 Sharp 的面板, 其他的主要尺寸, 一直都是 SLCD 的... 所以你的說法是有漏洞的...
畢竟 SLCD 是當初 Samsung 51% + Sony 49% 合資的公司, Sony 保有一定額度的產能供應量, Sony 篩選面板的標準, 跟 Samsung 那邊也不同, 拿到的面板匹號, 通常也不一樣...
Sharp 的堺工廠, 為了突顯 G10 的成本優勢跟擺脫 SLCD / LG 的價格競爭, 所以選擇經濟切割最有優勢的 60" & 70" ... 郭董接手後, 發現 60" 的需求, 還是不夠, 才開始有切 40" 的...
以前 G8 世代有切 65" 的, 在 G10 量產後, 龜山第二工廠升級成 G8.5 後, 主要還是負責 40" , 46", 52" 的.. 就不再量產 65" 的了...
為什麼 Sony 後來不再出 52", 60" 的, 原因應該很簡單, 自己本身 55" 切割的良率表現已經 ok, Innolux / AUO 的 65" 切割的來打 Sharp 60", 價格不見得比高, 賣相自然會好看... (利潤高才實在~~~)
而且 Sony 的 XBR-52HX909, 其實也沒做得很好... 貴到爆, 但評價 so so ... 不要說跟 XBR8 相比, 就算跟 HX920 / HX950 相比, 得到的評價, 差別很大...
當初 XBR-52LX900 更糟糕, 連 HX800 的評價都比它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