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有人從日本帶電視回來的嗎+我的想法

dw wrote:
這種蠢事我幹過,幾年...(恕刪)

按照DW大大的看法這真是件蠢事了
以sharp 46吋為例,最低報價 28萬日圓,合台幣8.5萬,台灣水貨商報13.5萬,進口關稅就要加3成,大概2.2萬,這個大概逃不掉

既使重量OK,但體積太大日本還是不可能通融上機,非得用貨運(不知道可否合併到行李的免費額度)代表要裝箱保險等額外的費用發生,5萬的價差扣一扣也不知道夠不夠,還要自己負擔中間損壞的風險,最低價也不一定買的到

電視這種東西要從日本帶回最大的關鍵就在運送跟關稅....
我只有一句話, 該賺的還是要讓人家賺...我們買電視是買回來看的, 最好不要橫生什麼枝節...
kakaku, 再說一次, 價錢只能參考用 , 沒有擔保你去一定有貨的. 遇到賣個一兩台衝衝排行的
店一點都不奇怪. 更別說日文不通有多麻煩了....基本上都免談的....我打個比方好了, 台灣很多
Y拍賣很大的都是那種鄉下小電器行或個體戶,kakaku的狀況很接近.真的要買請花點錢找代
買(自己去Y拍找)或代拍日本電器,然後在日本交貨自己運回來, 確定有貨可買會比較好.

還有, 去日本玩了太多次的經驗....去玩的時候就好好去玩, 別去找一些有的沒的.別忘了把機票
,飯店,休假的時間這些成本攤進去(兩個人的話請乘以二). 除非有人覺得坐很久的電車到處找
東西很有趣.....

要不要買日規, 講真的看個人. 我家不管買日規美規全都得接那個爛爛的數位第四台選台器, 結
果通通沒差....真的買了日規就隨便找個選台器接就好了, 台灣的第四台拿大尺吋日規電視看真
的是浪費了那麼好的電視.買台Benq(我弟最近買了一台42吋的)或其它台灣的牌子, 不放在一
起看也感覺不太出來的. 如果有打算看BSD的話反而買日規的省下了買Tuner的錢,要錄的話
買那種透過i-Link錄影的機種就好了.

有人問到電壓的問題, 我家Sharp LC-46RX1W直接就插110V,看到現在也是頭好壯壯....
事實上我家所有日規家電/遊樂器都插110V從沒出過什麼問題.倒是要早點弄個BSD來看才對.....
同樣的那些重量,去藥妝店帶貨比帶電視機好賺吧

一台大電視很重的. 拿來買藥妝.可以買很多很多. 日本的藥妝與台灣的差價,遠比電視差多了

萬一電視運送途中出個差錯,怎麼算都不划算. 電視降價很快的. 忍耐半年後再買,價錢遠比你線再看到的日本售價便宜

台灣的海關很機車的.萬一他要對你機車一下,就前功盡棄了
日本的電視是屬於全頻道的嗎?不然要加個選台器有點.......
stish wrote:
按照DW大大的看法這...(恕刪)


這個話題真不錯....
小弟提供點意見

kakaku上的價格是很吸引人沒錯,但它的最安價(最低價)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是店家在促銷時才有的,而且限量,有時候是要先在他們的網站上搶購, 再以宅配送過去的, 所以你看到的最低價謹供參考

至於一般市價可能價比最低價高些,這也是正常的,ok
想請問大大有有去過日本的電器街買過電器嗎(自由行而非有導遊?)

他們的電器街如秋葉原等, 也不是每間都有你要的產品,你要到現場找,如依大大的想法,先在網路上看好店家再過去也是可以,但要考慮是否離你遊玩的地方距離,否則還要搭地鐵過去哦!

而且店家最好也是有庫存,否則也是白跑一趟!
如果以email過去問,我想可能不太成,因為店家不會理你. 還有你會打日文嗎? 要用純日式日文,不能用英文,他們不會理你的!
通常要打電話去詢問, 但要說日文哦!

至於購買電器產品, 外國人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退稅, 可以當場退或去機場退, 算是省一筆錢, 至於送到機場是可以的, 但要連絡清楚及準時, 否則就只好在機場苦等, 最好是有現貨, 但你要找人運至機場!
而且日本人不會幫你開假發票, 這點不用想了.要結帳時要跟老闆說你是台灣人,要退稅,要給他看護照.

液晶電器這種東西其實都包裝的很好, 日本的空運也不太會摔, 至於台灣的就不敢保證, 而且包裝它最怕的是突刺, 如果正中螢幕, 就欲哭無淚!

至於運到台灣後, 因為很大, 一定會招來關切的.

以前同事的妹妹嫁到日本去, 他本身又是個日本迷,几乎每年都會前去搜刮最新產品回來炫耀, 他的做法是帶回來的包裝一定要先拆過, 或是外包裝箱要用紙貼過或把圖案割掉, 呈現出破舊的樣子, 回台灣報二手品,就不用關稅, 海關人員也不會說什麼, 很順利的,至於emc問題別擔心, 它不是管制類的射頻原件, 海關不會刁你這個問題的.

而貨到台灣後,放車上即可帶回家, 至於你的電視很大台,就需要箱型車或小貨車, 你可以請家人或朋友來載,或是去租貨車來載也行, 小貨車租一天約1千至1千五左右(不含司機),不貴的.

我覺的這個東西的困難點在於日本航空公司收不收,如果他們收, 就一定可以到台灣來, 再來就是出台灣海關要出關的問題了, 你要把說法先想好, 如果真的不給提領, 就看是要交錢還是要找報關行來提領!

個人直覺是這樣大的貨件比較不可能當行李托運, 可能的做法是同機貨運,但要先確定該班飛機有收貨運!

還有就是店家開給你的文件一定要收好, 日本海關可能會看, 至於要不要給台灣海關看, 那是你的自由, 如果他們要求,也許免不了要出示, 你可以當場申明是二手機(或展示機或日本親友贈送), 純粹自用, 也許不用關稅.

至於110轉100v,通常日系的家電都可以用台灣市電,如果真的需要變壓器,需要高功率的變壓器,它叫做"環型變壓器",一顆又大又重,bxq及電機行或環河南路可以找到,通常是可調式的, 購買時要注意它不會發出噪音,否則看電視還要聽噪音,就....

最後祝你好運!
如果成行, 記得沿路要記錄一下, 回來分享經驗給大家知道囉!
老實說買爽度夠的液晶電視.......

花錢的東西就請好好享受吧~

價格可以精打計算,可以比較

但過程...把它簡單化吧~



多聲道劇院規劃。歡迎來訊
帶46吋回家最好是別實行, 好好的去玩比較好, 如果是帶32吋, 去年我同團的人有人就帶成功, 自己手提行李回來.

但是日本人是很封閉的, 如果你本身不會講日文, 人家連理都不理你, 我跟我同團的人去秋葉原買 BS 錄放影機, 帶頭殺價的人, 一開口講英文, 對方就直接搖頭, 連殺價都還沒開始, 就快被趕出來了, 還好我懂一點日文, 可以稍微跟他溝通, 只要會講日文, 突破了一開頭的關口, 接下來你要拿出計算機, 直接跟他殺價他都可以談.

但是, 別把kakaku的價格套在秋葉原的店家上, 就算是路邊的小店家也一樣, Kakaku上面的價格幾乎是不可能的價格, 那種價格不是我們觀光客買的到的, 很多都是限量, 或只有一台, 有點像我們這邊的電器行, 進個20台冷氣, 送一台電視, 或者是 進10台電視送一台的這種活動, 多出來的這一台就隨便賣, 反正賣到就算賺到, 還可以賺賺知名度這樣. 所以連日本人自己都搶了, 外國人哪搶得到.

我是擔心你資料都找好了, 然後花了一大筆車費, 結果空手而回, 日本的交通, 說真的, 以外國人來說, 除非你錢真的很多(很多你應該不會在乎那個價差, 在台灣買就好了), 計程車以台灣人的眼光來看, 超貴的.... 所以幾乎是坐捷運, 然後靠兩支腳四處跑, 所以別想太多了

至於行李, 一台46吋 連同紙箱大約4x公斤, 扣掉你身上的行李, 外加你另外一半的行李, 大概都不夠用, 而海關看到你拎著這麼大一件東西, 眼睛就亮起來了.... 跟海關沒交情的話, 稅金是省不了了.

最重要的是, 你自己買回來, 電視壞了要找誰修?? 找水貨商買至少最後一步還可以後送回日本, 你自己帶回來的, 就算水貨商願意幫你處理, 不把你剝一層皮怎麼對得起自己.

你現在如果到秋葉原去逛一逛, 可能空手進去, 空手出來, 因為跟在台灣買沒差多少錢, 還要承擔自己運回來的風險. 現在的水貨商, 已經拼到都要把電視在日本拆掉, 變成零件, 在台灣在祖回來, 省掉包紅包跟稅金, 來增加自己的利潤, 都已經拼到這程度了, 在日本買就不見得划算了
kilio wrote:
至於行李, 一台46吋 連同紙箱大約4x公斤, 扣掉你身上的行李, 外加你另外一半的行李, 大概都不夠用, 而海關看到你拎著這麼大一件東西, 眼睛就亮起來了.... ...(恕刪)


眼睛就亮起來了,大大講話很幽默,但是也是真的啦...

至於從店家送到機場,我覺得很單純,您可以指定送到某某機場某月某日的某航班(沒錯,目的地就是某機場的某航班),到時候,只要直接到機場領貨即可。

不過,我真的覺得為了省那些錢,花那麼多功夫,還不如多點時間看看日本,好好玩玩啦。

dute wrote:
想不到這種生鮮食品可...(恕刪)


這不是差別待遇
水果有病蟲害的問題,當然不能帶回來
牛豬等肉類也有傳染病的問題,
但是海產是可帶的~
出國帶東西回來要注意哦…
同意前面某位大大的看法:
不要因為這個瘋狂採購案而影響了玩興囉... :D

小弟上個月去大阪,回程也在BIG CAMERA買了一個TIGER電鍋...
台灣賣13,900台幣,日本只要19,800日幣,而且還有13%還元金...
(拿去買了血壓計、剪鼻毛機)
算一算便宜了60%以上...

重點是,體積不會很大,hand carry即可,過海關也不會很醒目...
100V / 110V的問題,應該不用擔心。

建議這類產品,才是值得從日本帶回來的電器囉... :D

小弟懂一點點日文,都還搞了兩三個小時...
樓主的採購案這麼複雜,又不懂日文的話,恐怕會昏倒喔... :D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