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期待用Smart TV來上FaceBook與朋友交流嗎?
事實上現階段很多電視打字輸入是個問題,有的Smart TV並不不支援USB鍵盤,
靠著遙電視控器輸入文字一分鐘能輸入幾個字?個位數?根本追不上朋友聊天速度
好在智慧型手機可以下載Remote Media軟體充當輸入介面,但是既然都在家裡看大電視了
,又何必在家當低頭族用小螢幕的手機輸入文字語句,虛擬鍵盤打字很痛苦的...
輸入文字的當下還是在看手機,結果倒頭來還是要靠手機,電視本身Smart沒辦法自給自足。
2.你期望用Smart TV來看線上影片?
事實上很多Smart TV逛網頁不支援Flash、Java,所以Web PPS與Web Youtube無望...
只能看看電視有沒有頻道APP,例如:Youtube頻道,乃至於已在10月30日終止的壹網樂頻道...
另外Smart TV儲存也是一個問題,看看線上影片或許可以,但要下載就不行了。
並且Smart TV開瀏覽器網頁可是很慢的,連線速度是個問題,甚至斷斷續續的...
3.你期待Smart TV APP應用?
只能說配套措施沒有做好,軟體支援很少,甚至大部分電視是封閉系統,可安裝的軟體極少。
少部分電視是Android系統可安裝APP數量較多,則另當別論。
並且在台灣廠商更新Smart韌體很緩慢,長期性仍是未知數,而且也很有限。
就算更新了,也可能扯後腿讓你的電視無法看3D(LG近期有發生事件)
Smart TV的輸入、速度、儲存、支援、配套、都還不夠成熟時。
當有人將目前還不夠成熟,實用性不高的東西說得天花亂墜,以將來的理想目標與當下現實操作
有落差的東西,只講理想而不講現實缺點就推薦給消費者時,那麼消費者們就要小心這是商人的
行銷話術罷了。
甚至有些商人會把Youtube影片都先預備讀好,只要按下Play鍵就會播放,少了順暢度的表現。
說句老實話:
一台2000~3500元的中國平板,都勝過現階段電視本身所賦予的Smart TV功能了。
而且電視Smart功能屬於在家內用型,是帶不出門的,方便性也大減很多,受限很多。
然而一台平板進可攻退可守,不僅在家可內用HDMI輸出到電視,出門還可以隨身外帶。
現階段中高階電視配有Smart TV功能,當它是附加價值OK,但不值得為Smart TV去追高價格
,甚至是執著在此特別付出。
電視的Smart功能現階段當它是玩具,別期望能依賴它。
電視沒有Smart功能也有很多裝置可以填補,平板、PC、電視棒、乃至於多媒體播放機。
但是電視若畫質差,只想靠著現階段的Smart加分也只是雞肋,電視也帶不出門,本質還是畫質。
不過當未來連低階電視都有Smart功能時,Smart就成了基本,
未來電視沒有Smart功能反倒成為扣分了。
就看今年的蘋果會有什麼新花樣能引領潮流吧!(應該是把商城搬來家裡定點應用)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