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w163 wrote:官網要改一下了:.此...(恕刪) 1.不含的意思是.此機種屬於外掛電視盒.所以算是顯示器+數位類比電視盒.所以主機的話算"不含".但是卻不能不一起買.(就是不拆開賣)2.就算是3D版.此電視未經HDMI或USB輸入.是無法看3D 或2轉3D的.給想買此機種的人參考一下..
hkw163 wrote:電視要有支援 3D 功能,主動被動是最後端的呈現方式, 眼鏡跟 TV 是一起搭配廣播 3D 用的是 side-by-side 格式, 現在的 3D TV 都可以支援忍住!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等 HiHD 明年5月正式播出再下手不遲~ HiHD 不一定明年5月就正式播出喔! 要看公視法的修法進度才行。
pqaf wrote:HiHD 碼率提升了(10Mbps->13.xxBps), 收訊不知會有多少影響我的視訊盒接收品質/強度一樣, 沒有下降 對收訊不會有影響.因為數位調變參數沒有改變, 還是64QAM, 原本數位載波的最大頻寬就是14.9Mbps,影音流量從10Mbps提高為13Mbps, 只需將塞頻寬用的Null packets流量縮小.許多網友發生畫面破圖嚴重馬賽克是因為機上盒在解碼時出問題了.
昨天晚上看了3D效果很差(更正確的說應該是有3D但幾乎所有的景物都在同一平面上)一些很好很容易表現3D的場景都沒有很明顯的3D感(像是主體特寫或水底的氣泡等等)感覺可以說是完全純粹用來測試訊號顯示與否而已另外昨上角那個2Dmark在戴上眼鏡後會一直閃爍很礙眼========================剛剛看了第二部 前進南極3D效果感覺差不多不過這次有3D字幕另外總覺得畫面左右兩側顯示上好像有點怪怪的
今天凌晨播出"福爾摩沙的指環-與大自然的對話"對於公視高畫質及3D首開先鋒的作法相較於其他電視還墨守著SD畫質應豎起大拇指表示讚揚但是觀賞時,首先是拿原先製好的片子直轉3D,2轉3D的效果,不太好甚至有些畫面還怪怪的花蓮大理石複雜的紋路,轉的很奇怪,像往內凹去,不過,後來在玉山觀測氣象時畫面就正常多了,一些拍的山岳照片及攝影均呈現出不錯的立體感,最難過的就是左上角的小文字了,因為side by side格式的關係,原始圖會分割為兩個畫面,利用3D電視來合為一個畫面,但是小文字在兩個畫面中止出現一個,合為一個畫面後,用3D眼鏡看,一閃一閃的很不舒服.害我在觀看過程中一直注意左上角,容易分心.....小插曲:節目中段有位小姐拿NIKON 數位相機,紀錄林間葉片細部紋路對於雲霧的溼氣變化,想起10年前買的相機,就是畫面這台,雖然貴但很耐,拍的又漂亮.它的近攝效果真的不是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