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痘痘 wrote:我是12年1月20號...(恕刪) 完全把我想講得講完了非常棒的體驗 我看BD 是剛好買SHARP BD PLAYER 剛好有3D所以也可以看3D的BD最近看片都習慣把家燈關掉看體驗看電影的感覺...電漿電視黑色真的很深邃動態影像也處理的很好
citigold2009 wrote:完全把我想講得講完了...(恕刪) 嗚嗚嗚 ~ 好想哭當年在忍一下下就可以買到新一代面板ST系列 , 家裡舊款G20以經開始看膩了啦當初50G20W買7萬 ~ 現在都可以買55吋的呢 !唉 ~ 悔不當初呀
yoshiki8273 wrote:嗚嗚嗚 ~ 好想哭當年在忍一下下就可以買到新一代面板ST系列 , 家裡舊款G20以經開始看膩了啦當初50G20W買7萬 ~ 現在都可以買55吋的呢 !唉 ~ 悔不當初呀 6XX 色階看膩應該買下一代 2xxx 色階的 50 系列電漿
水云 wrote:6XX 色階看膩應該買下一代 2xxx 色階的 50 系列電漿 如果數字沒寫錯, 那應該是面板驅動迴路頻率...從 600 Hz 進步到 2500 Hz..30 系列已經是 6144 色階的面板了..50 系列基本上也是雷同的...但驅動方式有改變..所以理論上...VT50/GT50 會達到 6144 * 4 = 24576 色階...ST50 會達到 6144 * 2 - 2 = 12286 色階... (不曉得為什麼比 VX300 少兩色階)
pie1394 wrote:如果數字沒寫錯, 那應該是面板驅動迴路頻率...從 600 Hz 進步到 2500 Hz..30 系列已經是 6144 色階的面板了..50 系列基本上也是雷同的...但驅動方式有改變..所以理論上...VT50/GT50 會達到 6144 * 4 = 24576 色階...ST50 會達到 6144 * 2 - 2 = 12286 色階... (不曉得為什麼比 VX700 少兩色階) 原來是這樣,感謝 總之30 系列買不到,買 50 系列新的
不過期待 Kuro 最暗灰階水準的人, 可能還是要失望了...聽說可能還是有一段差距...從 NeoPDP/NeoPlasma 跟 Kuro 面板設計 & 驅動方式的差異, 大概可以了解, 為什麼 NeoPlasma 仍然無法做到等同 Kuro 的水準...根據有人提過的 Kuro 面板的 cell 設計方式, 不只是靠 temporal 方式, 它同時有做 sub-pixel 的結構, 靠驅動其中部分 sub-pixel, 達到 spatial 方式的暗階效果... 這樣的好處, 是"殘光"造成的色割問題更輕微...松下的面板, cell 沒有 sub-pixel, 一直都是用 temporal 方式來產生色階變化...VX300 / 50 系列的面板, 才多出 half-tone 效果的半亮度驅動...但聽說是靠驅動電壓準位達成, 而不是 Kuro 的 sub-pixel 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