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輸出端用色差.HDMI

豬在台南 wrote:
不過拿普通AV端子去當色差插, 跟拿正色差端子去插
畫面... 畫面應該不至於看不出差別, 尤其是設定正確的時候


會出現這種狀況, 大概只有兩個原因...
1. 你的 AV 端子線, 一點也不普通, 不是一般買機器送的那種...
2. 相反的說, 就是你的色差線品質, 真的不怎樣...

以前在做數位錄放影機時, 公司內用的當然就是一般隨機附贈的 AV 線, 一接到色差 1080i 輸出, 播 BS / 地上波錄下來的影片, 看了就覺得, 畫面一點都不像 1080i 該有的... 糊到不行, 還有鬼影 & 拖影, 顏色也怪怪的... 試了好幾條不同長短的, 通通都一樣, 有些會好一點, 看起來是阻抗匹配值比較接近一點... 跟用我自己的 S 端子線相比, 還是差別不大...

不禁在懷疑, 這真的是色差嗎??? (跟在家裡看的時候, 差很大)

火大之下, 把我自己家裡在用的 Monster Cable (75 ohms) 換上去, 馬上就完全不一樣了...
才真正的顯示出比 S 端子更清楚 & 顏色飽合的畫面...


家裡的電視, HDMI 輸入不夠用, 所以也只好委曲一下 MOD205 用上面那組 Monster Cable 接到電視上了... 效果還不賴, 不會差 HDMI 太多...

色澤方面, 看起來會有點不一樣...
這是因為色差跟 HDMI 在輸出 YUV or RGB 時, 色域的轉換, 會有些不同造成的...


突然還想起來, 以前還虧過我同事說, 怎麼把色差的品質做的跟 S 端子的輸出差不多, 不信邪的狀況, 還把色差輸出線路上面的濾波電容, 全部拔掉... 結果還是差別不大...

最後當然就是如上述, 換上了 Monster Cable 之後, 才得到該有的畫面水準...
(一條 US$30 元...)

ps: 以前用的 HW, 色差的 DAC 內部是 14-bit 的...
比一般的 10 or 12-bit 好一些...


色差:它是屬於類比訊號
HDMI:它是傳輸數位訊號

以訊號處理來說,數位訊號比較容易處理,因為它不是0就是1,不然就是訊號太弱無法判定,就黑畫面,馬賽克.

若是類比訊號,雜訊就不容易處理(因為雜訊也是是訊號),這時處理器的能力,韌體的調校,軟體的設定,不同廠商,不同機台,輸出的畫面就有差了.

就個人的經驗:XBOX360 +32"HD/42" Full HD TV的效果
色差輸出比HDMI柔合, HDMI 會比較銳利.
42"畫面比較大,訊號的差異比較看得出來. 32" 畫面太小吧,倒不容易區分.


上面網友說的正確 , 接近 高傳真視聽雜誌社的實驗報告

用好的色差線 , 細節銳利度比HDMI 要遜一點點, 但是顏色比較有個性, 會濃郁一點, 這要看線材, 以及 影像訊源的電路 與設計。

等級不夠的TV , 也會看不出來差別

peak163 wrote:
色差:它是屬於類比訊號
HDMI:它是傳輸數位訊號

以訊號處理來說,數位訊號比較容易處理,因為它不是0就是1,不然就是訊號太弱無法判定,就黑畫面,馬賽克.

若是類比訊號,雜訊就不容易處理(因為雜訊也是是訊號),這時處理器的能力,韌體的調校,軟體的設定,不同廠商,不同機台,輸出的畫面就有差了.

就個人的經驗:XBOX360 +32"HD/42" Full HD TV的效果
色差輸出比HDMI柔合, HDMI 會比較銳利.
42"畫面比較大,訊號的差異比較看得出來. 32" 畫面太小吧,倒不容易區分.





不過... 鄉民不見得領情
我的意思是, 可能看不懂, 可能無所謂, 可能...
只有直白沒有婉轉, 如有不禮絕非故意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