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有線電視從一開始就強調什麼都有,
連在大部分國家都屬於收費頻道的hbo在台灣都是「套裝」,
然後因為硬塞一百多個頻道,節目貧乏不說,費用也就一直高漲不下。
我贊成使用者付費,但我更主張使用者選擇,
如果全數提升為高畫質頻道,然後我可以選擇,
我不愛三立,我不愛東森,我不愛TVBS,我就可以選擇我要看哪些頻道,
然後每個頻道獨立收費,我認為最後我每個月的第四台費用可能更便宜。
如果所有頻道商都會把自己的節目品質弄成我愛看的,
一個月要花一千元,我也情願。雖然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給消費者最終的選擇,才可以逼迫頻道商走分眾市場並且重視消費者權益,
加上國內3+1個看似民營,但實質上掌握最多資源的「類」民營電視台,
現在根本就腦滿腸肥,什麼都搞「合作」,根本不自製節目,
做得比大部分衛星頻道還要低劣,當全面高畫質化,他們就有義務多做一些,
並透過政府補助提供免費的放送,把觀眾成本壓低。
當年的所謂第四台業者,絕大部分都是從偷接線路播送非法日本節目開始,
現在要談高畫質的數位電視(不是為了塞更多爛訊號的頻道而數位化),也可以是一個重新洗牌,
問題就仍然卡在,這些所謂業者,財大勢大,什麼關係都有,就是不必經營消費者關係,
加上一個毫無規劃能力與變革動力,山頭林立的ncc,
這才是讓台灣最基本消費者享受的高畫質環境無法實現的問題。
早就不抱任何期待了
事實上
在看完這個月的cable後
就不打算在續約了
要脫離板橋的有線電視
不用再忍受那種充滿雜訊的畫質
反正電視有內建數位台
加上剛辦了MOD有3台HD加減看
少看一點有線電視也好
一季可以省下1670
copperktc wrote:
台灣電視節目要HD化,可能至少得等個10-20年吧....(恕刪)
不會的!
只要NCC準時在明年釋出五張HD無線數位電視執照,
獲得執照的電視台依規定在兩年內完成全台播出, 那台灣至少就有五個HD的無線台,
而舊的無線台若沒拿到執照的也一定忍著痛也要把現在的SD頻道升級為HD,
依NCC和新聞局的規畫, HiHD由公視接手, 其他四家無線台至少一台拿不到新的執照,
那麼就有兩家新業者可以入場, 也就是兩年內至少會有七個無線HD頻道出現....
(新照五台, HiHD一台, 沒入選的舊業者自行升級一台)
2013年起, 無線類比頻道全面停播, 有線系統台沒有無線類比台的訊號可以"免費"轉載,
就得花錢向各無線HD台買授權, 到時候有線業者就一定要全面數位化及HD化才跟得上腳步.
不過這都是在NCC準時在明年初釋出HD執照的前提下才會發生.....
但NCC已經黃牛了好幾次了, 之前說2009年釋照,
2009年時又改成2010年, 然後前一陣子又說改明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