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有鼓吹別人不買韓國商品 我自己不考慮買韓國的電子產品是因為
1. 電子產業 像記憶體 面板等 韓國跟台灣都是在競爭位置
我能盡的力量就是在相似產品中, 偏向買台灣貨.
2. 韓國有很多作為讓部分人(包括我) 很感冒
像是, 國際賽事耍小手段. 宣稱他們發明端午節.豆漿. 諸如此類的
3. 韓國貨給人中看不中用的印象
2002年. 我沒有任何反韓情緒, 存錢買了第一隻用自己錢買的手機 Innostream
當初的規格 外型 價格 我都覺得實在太棒了, 結果超級不耐用, 闔蓋手機軸心彈簧馬上疲乏
用不到半年就螢幕破裂 (沒有特殊外力, 只是順手蓋了起來)
就上網看討論, 發現這種形況(中看不中用)普遍發生在韓國貨上(當時)
----
其實反韓沒必要, 真的要反會很累, 誰知道每家國產品牌的內部有沒有韓國零件?
我自己也很喜歡韓國食物, 少部份韓劇, 電影, 去韓國旅遊也覺得很棒
更有不少頗有交情的韓國朋友
我要表達的是, 我不是不問理由一味反韓, 唯獨在跟台灣競爭的電子商品中
我更偏好給台灣的品牌機會.
當年現代的車被罵, 韓國人也照樣情義相挺(或許不全然這麼鄉愿, 而是有背後的政策之類的)
現在現代車進軍世界了 我希望我的這種消費偏好 可以讓台灣電子產業有更好的發展
總結以上, 是可能被阻止買韓國商品的原因
去現場看實機吧, 三星, LG做到全世界知名, 一定有原因的
如果沒有我以上所述的情結, 看到畫面又好 價格又實惠的電視 那買韓國貨又何仿.
就是意識形態作祟啦
蠻多人舉出中看不重用的的例子
好像都是2000年左右的訊息
那將近十年前的事情來說
這些小品牌也因為品質不好的問題
已經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同時期,台灣品牌推出的手機品質如何我相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過了十年,在韓國也只剩下三星 LG兩個品牌
也早就脫離早期帶給大家的印象了
看看國外的市佔就可略知一二
不過台灣寧可活在過去的框柩之中
不願意看到韓國的進步
真的相信兩千三百萬人可以改變六十億人嗎

在全球工廠的環境下
台灣品牌的電視裡面的零件都是來自台灣??
同理,日本品牌、韓國品牌也是
實際去賣場看看人家進步厲害的地方
你花錢是要去買真材實料的好產品,而不是買意識型態下的產物
覺得好就買不好就不買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