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8bit和10bit~~跟60Hz和120Hz~真的會差很多嗎??

QOO黑心果汁 wrote:
120hz...不太可能沒差的!除非你買到某個牌子..恕刪)


好想知道是哪個牌子

不過在01搜尋120HZ看看

各家廠牌很多人都拿來當裝飾品
不用蒐集七龍珠,健達出奇蛋,一次滿足你三個願望
kingnsr150 wrote:
請教各位大大既然用插...(恕刪)

回kingnsr150大~

因為純插黑法會有出現些問題...
1.輝度降低...如想維持同樣輝度就需要更強的背照光...因此會導致耗電功率變大...
2.閃爍感會出現..
3.與演算法相較之下...對提高動態解像度並無較佳幫助...


現階段除LCD純插黑法...只剩業務用廣播級主控監視器了...
因為它們求正確影像重現(求真)...所以不允許演算法(加料)...
但它們採用的是LED背光插黑...有分全畫面背光插黑跟循序式背光插黑...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光之白翼 wrote:
回kingnsr15...(恕刪)


感謝光大的白話文解說
小弟了解了
在請教光大若是用插圖法120HZ
但是輸入訊號無法達到60張
那...畫面會變怎樣
光大出現了
120/240Hz 到底好不好用, 實際使用者相關報告相當多, 隨便爬都有...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1347957&r=8&last=16479917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1308012&p=1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7&t=1352640&r=5&last=16541062
kingnsr150 wrote:
感謝光大的白話文解說...(恕刪)

回kingnsr150大~

目前的倍速大都是針對24/30/50/60等訊號去研發的~
如果訊號來源HZ數並非上述格式又會如何呢~
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


基本上這種情況比較會出現在遊戲...
發生該情況時...畫面會頓頓的...LAG的感覺...
也就是大家說的掉禎...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光之白翼 wrote:
回kingnsr15...(恕刪)


在請教一個笨問題
我們在遊戲中說的"FPS"和HZ有關聯嘛??
u12078 wrote:
光大出現了120/2...(恕刪)

回u12078大~

這三篇都是在抱怨薄型電視的入力延遲問題...
至於小弟想說的...已經都在這三篇討論串中說過了...所以就不再重述了...


1.就算LCD反應時間再快也是會有殘影~
因為殘影的問題是人眼在看移動物體時眼珠會隨物體移動~
而且會自然地預測物體移動的方向與速度~
從而控制眼珠以接近的速度去追蹤移動物體~這是人類的天性~
但是LCD是屬於HOLD TYPE的顯示器~
在一個FRAME TIME中~畫面是靜止不動的~
必需等到下一個畫面資料更新後畫面中的移動物體才會更新到新的位置~
但是在新的畫面中該移動物體又會停止一個FRAME TIME不動~
可是這期間人的眼珠是以接近等速度在移動~
所以在每一個FRAME TIME中~
人眼在轉動~但是畫面不動~就造成了所謂的BLURR!
(問題不是在於反應速度~是人類的問題...與LCD顯像問題)

2.所謂的120Hz LCD~是指面版本身可以用高達120Hz的頻率來更新畫面~
與60Hz的更新率相比~每一個FRAME的FRAME TIME縮短成原本的1/2~
所以在每一個FRAME TIME中~人眼轉動的角度與對應的距離也就跟著縮短了~
所以理論上可以改善BLUR~但是這是不完全正確的~
因為面版支援120Hz謹代表影像處理線路可以用比較高的頻率去更新畫面資料~
但是若僅是將原本60Hz的資料重複更新兩次畫面~那跟60Hz的結果是一樣的~
重點是影像處理迴路必需比較60Hz的兩個前後畫面~去找出可能的移動物體~
然在在兩張畫面中插入一張新畫面~在這張新畫面中~
移動物體的位置是在兩張畫面中的兩個位置之間~這樣等於創造出一個新的移動物體位置~
使得人眼在轉動過程中會在新畫面出現時同時看到該移動物體在新的位置出現~
這樣才能使120Hz有意義~這個移動物體的判斷與新畫面的創造功能目前好像被稱為ME/MC~
(120hz倍速又分為演算法與插黑法~)

3.國外的廠商使用的是一種叫做MPRT的測試方式~
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
根據兩項指標共同測試~一個是液晶板本身反應速度~
另一項是畫面張數~共同測出人類實際感受到的反應時間!

LCD面板即使使用了反應時間為0 ms的液晶板~
如果在現有NTSC每秒60張的畫面時~
人類感覺的反應速度仍為13 ms~
反不如採用8 ms液晶板~120張畫面時~
肉眼感覺反應時間只有9~10ms!
兩種情況雖然是數據~但是實際上眼睛卻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來!
(如採用8 ms液晶板~在60張畫面時~反應時間為15 ms)



據Victor.JVC首席技師相羽英樹先生對倍速的講解~
不同類型面板~有著不同的特性~所以演算方式也會不同~
採倍速演算法的廠牌很多~但各廠倍速評價不一~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渡邊君 wrote:
8bit跟10bit...(恕刪)

回渡邊君大~

色階處理不僅是靠面板也與影像迴路Bit有關~
簡單來說~廠商的色階點轉換技術是個決勝關鍵~
而且Gamma是否有修正到完美情況也是個關鍵問題~
如果沒有修到完美情況~是很容易在灰階發現溢色問題的~


就小弟的長期來的親身測試經驗...
8Bit面板機種與10Bit面板機種在色階處理這方面~並無一定的誰勝過誰~
小弟看過太多色階處理~高Bit數機種輸給低Bit機種的案例~
案例中大都是不同廠牌的對決~小弟比較少測試同廠牌對決~


至於倍速機能問題~
其實各廠牌倍速機種評價不一~還是不要以偏概全好~
就小弟本身來說...連續兩代愛機都是開啟的...未曾關閉過...


HTPC(顯示卡)送出的的確只有8Bit訊號~
因為它沒有Deep Color機能...
而PS3因為有Deep Color機能~
只要電視端的HDMI屬於1.3版且支援Deep Color機能~
那電視端收到的就是12Bit訊號~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今天總算知道插黑跟倍速是怎麼回事了。

好奇再問一下,電漿電視是不是沒有類似的問題啊?這樣說來所以電漿電視並不是hold type顯示囉?
tne wrote: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恕刪)

回tne大~

大大言重了~


無論是CCFL背光機種或LED背光機種~
採用的插黑法都不同...而且還分很多種...


CCFL/LED導光式/LED直下式(無背光區控)機種採用的倍速~約有七種~
1.120hz倍速插黑法~60hz+60hz閃背光的插黑~
2.120hz倍速插黑法~60hz+60hz面板全畫面插黑~
3.120hz倍速插黑法~60hz+60hz逆Gamme高反差插黑~
4.120hz倍速純演算法(JVC的42GZ78T等)~
5.120hz倍速演算+120hz??插黑(例如:松下的日規37G1)
6.120hz倍速演算再採交錯式分為兩張~所達成240hz倍速演算+插黑(例如:LG的LH50等)
7.240hz倍速純演算法(例如:SONY的Z5500等)

現在LED直下式(區域背光控制機種)的倍速~約有三種~
1.120hz倍速演算法+背光循序式插黑~(例如:SONY的XR1)
2.120hz倍速演算再採交錯式再分為兩張~所達成240hz倍速演算+背光插黑(例如:東芝-ZX8000等)
3.240hz倍速演算法+240hz背光插黑~(CMO技術展示面板)

PDP是屬於pulse type的顯示器~在一個FRAME TIME後~會轉變為黑畫面(無影像)~
等到下一個畫面資料更新後才會再顯示畫面~也因為這個黑畫面(無影像)~因此會阻斷人眼追蹤移動物體~
所以不太會有LCD的殘影問題~但卻有R/G/B三色發色不同步的色割問題~

現階段就算是240hz倍速的液晶電視都還是會有殘影問題~
現階段就算是松下的600hz的Neo PDP也還是會有色割問題~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