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 wrote:
不要什麼都被科學數據所侷限住自己的視野了......(恕刪)
人眼一共約能區分一千萬種顏色,不過這值是一個估計,因為每個人眼的構造不同,每個人看到的顏色也少許不同,因此對顏色的區分是相當主觀的。
http://zh.wikipedia.org/zh-tw/顏色
------------
以顯示設備來講,只有用機器來看才有一致性的標準。
一個導演拍一部影片,最後來看影片的時候,一定會受限於每個人眼睛看到的畫面會有些許不同。所以就一定要用有規範、有標準的顯示設備來檢視最後的拍攝作品。
不然難道隨便找一台電漿電視來看作品,就可以得到導演心中最好的影片效果嗎??想也知道不可能這樣玩的。
要玩的話起碼也要找電視台廣播級設備像BVM-L420這種機絲...(我在中文網站只看到有sony在賣這種設備)
* 擁有頂級監視器的色彩完整呈視
* 採用LED背光技術
* 真實顏色呈現
* 穩定的色溫
* 支援多格式訊號
* 雙連結的HD-SDI/3G SDI介面
* 支援多格式影像訊號
* 彈性化的輸入介面構造
* 自動白平衡調整 (需搭配液晶螢幕校正器使用)
* 平行遠端控制功能
* 數位電影廣色域
而且還是LCD。
所以光大、孫大他們一直在宣導的,就是有一致性的標準之後作比較才有意義。
賣場看的不算啦,每台都是賣場人員自已調過或不著不調,廠商賣電視時,也會為了在賣場好賣而有特別調整(例如集品6047,預設背光亮度值是100,在家裡看沒調過的話就會太刺眼

同一機型的電視效果,在不同賣場、不同環境就會看到不同的畫面效果。
光用肉眼比是最沒有意義的,那太主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