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所本的. 如果我說的不對麻煩各位大大指正.
我去個很多間的3C賣場
有燦坤 順發 NOVA 在這些場所都能看到三四十吋的大電視在播數位節目
但恕我直言. 那畫質簡直比以前的無S線三台更爛.
爛到爆. 因為解析度不夠的東西 簡直就像在播VCD 然後呢?
再加上馬賽克 鬼影 殘影 顆粒粗大 畫面粉碎 比例不對(被拉成 寬營幕的關係吧 我想..)
以前的類比老三台 了不起偶而來個雪花而己 當訊號好時其實和看CABLE沒什麼兩樣.
在我看到賣場那些超大尺吋的液晶 電漿放著看了傷眼的數位電視時,我甚至會有個疑問
"這是在告訴客人不要買是嗎.....XD"
除非是窮沒錢裝CABLE 或是要居無定所看電視. 不然我想這輩子我可能都不會去裝
無線電視了吧....
tbofpmbm wrote:
...........新聞報導說看電視會變笨...(恕刪)
新聞說錯了
你也誤會了
看電視不會變笨
要看看的是什麼節目
我就不信看Discovery,NGC會變笨
但是我保證每天看一小時以上的有線電視新聞我保證一定會變腦殘
而且有害身體健康
DTV的話
是勸你不要花那個錢
個人是覺得不值得
畫質跟cable相比有比較穩定
但也沒有好到哪去
可能也只比VCD好一點
而且常有馬賽克
也沒啥好節目
如果說你看到皮膚科裡的BS
就想去接台灣的DTV
保證你看到畫面會想要退貨
雖說根BS沒有差到十萬八千里
但至少也差十萬五千里
cs wrote:
1.訊號來源:.....................<恕刪>
看MyAV那邊的討論,之前緯來曾經用HD設備做比賽轉播
只有down scale,沒有調整比例
放到4:3的cable時多了下黑邊
結果觀眾抗議畫面那麼小.................
真無言
cs wrote:
3.傳輸通道:.....................<恕刪>
台灣的低TV就算用色差......也不會好到哪去.......最大就是480p而已
重點還是會有馬賽克,這是電視台送出訊號的流量不足的問題,就是你第四點講的
台灣低TV為了有更多頻道,把一個HD頻道切成三個SD頻道又過度壓縮造成流量不足
BS就算是用480p的電漿
呈現出來的畫質也是台灣cable 跟DTV望其項背的
cs wrote:
6.解析度調整技術:.....................<恕刪>
7.撥放媒介:.....................<恕刪>
這兩點在真正高畫質的時候,反而不太容易分出高下
可是在呈現劣質訊號的畫面時
視訊處理晶片的功力就分出高下了
如果要看cable又想畫面不要太差的話
反倒是要買貴一點的電視
簡單說就是單一頻道可傳輸的資料量約是23.7Mbps, 影音壓縮是MPEG-2
可以塞3個SDTV, 不過當然也可以塞一個HDTV, 只要source content是符合HDTV的格式
台灣不使用可放更多資料的64QAM調變方式, 也不用高的code rate 3/4, 而且沒有HDTV content
主要是著眼於台灣的地型和移動接收
至於cable部分, 因為訊號強度可以確保在一定的強度, 所以可預知的是一定會慢慢改成高畫質電視content
隨著電視訊號傳送的資訊和互動機制也會越來越豐富
不過電視台的設備, 互動平台的建置, 中介軟體的制定, 與電視和第四台業者的協調, 法令的訂定...等等都還需要更進一步處理
不過還好, 第四台要全面數位化至少還要等4年...應該是有足夠的時間處理這些問題...慢慢等吧 -____-"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