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白牌心態......VS大廠迷思

Seraph0116 wrote:
我之前聽到有人表示SONY 40X1面板是友達的
如果真的如此
台灣還是有好面板呀
為什麼不能弄一台高階的電視
我相信弄出來C/P值一定不錯
我也願意買
不然水貨也是有風險的

台灣是有好面板
可能台灣沒有好調校

就算是已經有好調校
恐怕『尚未』好口碑

即使同面板調得跟 Sony 一樣好

似乎也無法賣得跟 Sony 一樣價又一樣多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shout543 wrote:
1.本身在奇美相關企...(恕刪)

我是被裁員的前奇美員工~~~
我倒是想起今年我們奇美總部7樓的APM要幫妹妹買螢幕~~~
他說要買當然是買自家奇美的或是三星的(我們是三星的供應商)~~~
當她跟男友在黃色小屋選定三星19吋螢幕後~~~現場一試點......全黑
馬上要求換奇美的~~~結果一點....一堆亮點

哈哈哈~~~根本就是在損自家品牌的名聲!!
出貨前的檢查根本不夠徹底~
水云 wrote:
這應該是因『代工』的...(恕刪)


整個討論串看下來,真的是替台灣產業捏一把冷汗

猶記得,某一期的商周內容有這麼一段話:

『台灣人想的是 - 如何用最低的成本作出一項產品』

「日本人想的是 - 如何把一項產品做到最好最完美」

思考的出發點不同,導致市場的銷售出現區間帶

日本原裝的產品賣的再貴、再天價,都有人彭場

反觀台灣,只能陷入廉價的循環,便宜才是王道

因為沒有競爭力... 在價格上永遠受制於人...


有心想要把台灣自有品牌形象做出來的,不是沒有

但永遠受制於國產品牌的魔咒下,很難稱起來..

因為每個人心中都認為 國產就是要比別人便宜

當國產品牌效能 可以跟 日系品牌一較高下的時候

售價永遠只能比 日系品牌低廉,否則不會有人支持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撥雲見日的那一天不知道在哪....

因為這是一個連台灣人都瞧不起台灣品牌的社會


在奇X工作的同學說過一句話「奇X人不買奇X電視。」

因為好的面板、頂級的面板,早已被外國廠商收購走了...

不是不支持國產,而是因為國產都用次級的零組件

想要買好一點的產品,就非得選擇日韓系品牌的產品

因為使用頂級面板的台灣廠商,已經倒了...
Mobile01系統服務員: 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
奇美人不買奇美電視,要買進口電視也可以啊,只是要多好幾萬。看樣子奇美員工都蠻有錢的?
其實奇美的電視雖比不上日本頂級款,但也沒那麼差,同價格下,它的表現還是很好。我就比過奇美跟其他貼上國際大廠牌子,同樣差不多的東西,貼上大廠的牌子,價格就貴上好幾成。這種情形在家電也蠻普遍的。

其實不管做代工或自有品牌都OK,重要是要有技術跟開發能力。
技術夠,各大廠還是要跟你下單。技術不夠,就算要打自有品牌也不容易打起來。

我同意要打品牌形象,就要從高階產品入手。當然這需要技術實力以及資金。
缺少讓人激賞的產品,就很難讓人對品牌認同。雖然高階產品不見得賺錢,但那本來就是技術力的展示,靠高階產品打下的形象,來賣中低階產品,比什麼宣傳都來的有用。一昧做cost down的東西,只是把品牌做low掉。奇美花了那麼多錢打廣告,但是品牌價值有打出來嗎? 台廠最大的盲點就是用代工的思維在做品牌。品牌廠下單給代工廠,要的就是cost down。但是消費者要的還有感動。
看你是實用的或是有品牌迷思
在台灣買SONY 46吋要賣八萬多,但你買二線廠牌可能只要4萬元不到的價錢(47吋還賣三萬咧…)
而且二線廠牌還有三年保固!
如果去逛一下國外的購物網站,你就會發現其實SONY在台灣賣天價是很沒有道理的

所以我認為只要便宜,外型OK,三年保就可以下手了



hcopy wrote:
看你是實用的或是有品牌迷思
在台灣買SONY 46吋要賣八萬多,但你買二線廠牌可能只要4萬元不到的價錢(47吋還賣三萬咧…)
而且二線廠牌還有三年保固!
如果去逛一下國外的購物網站,你就會發現其實SONY在台灣賣天價是很沒有道理的

所以我認為只要便宜,外型OK,三年保就可以下手了

LCD TV 除了品牌 v.s. 品牌之外

畫面背後 v.s. 價格背後
隱藏了哪些

就算用上相同面板

為什麼色澤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就算找了同一家代工組裝

為什麼外觀感覺精緻度還是不同

就算用同一家的 PCB、同一家的小零件

送修率也可能會有很極端的差距

最後要送修了
到底能不能快速解決問題

會不會是換一台就算解決問題了 ( 而事實上,問題還是存在 )
為什麼某些三年保的品牌,會讓消費者還需要多費心、多擔心這麼多呢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我朋友有這種名牌迷思.比較不要求的就認品牌買.稍為要求的就認產地買.非常要求的就買水貨.
所以幾年前SONY CRT一台十幾萬的時代.我朋友買了一台.去他家看BS的清晰度讓我嚇了一跳.

到了現在個人還是使用TECO七八千一台的29"CRT.
不為什麼.就因為個人沒有那種追求.如何用個人心中合理的價位去買.
而不是為了人云亦云自己看不出來的虛無飄渺.去買了心理會後悔的東西.

高畫質的電視人人都想要.但不是人人有那個能力.
如何買了電視不受氣.事前的收集資料.準備.詢問.比較.這些都是必須的.
我只能說做的功課越多.受的氣越少.祝大家都能買到心目中的好電視.
非常抱歉
此文已刪除
請勿再回覆
敬請見諒
我的LCD買了好幾台Acer、Viewsonic的,也沒出過什麼問題。
甚至N年前買的17吋小廠 inx,現在還在服役中。

老實說LCD這種東西,只要不是買到良率出問題的(別忘了還有保固期),一般大廠的用料,並不容易壞。
有什麼東西便宜又可做到三年保的? 就是LCD。
進口貨過保出了問題,修理的費用也不便宜。
三星、sony、LG、SHARP、VIZIO在美國都比便宜的,美國不就被劣等品淹沒了。
台灣人買東西算很重品牌的了。龍頭品牌,再貴都一堆有錢人在買。
因為貴還是有很多人買,廠商樂的把過時的機種銷來台灣,價格還定高高的。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