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Toshiba 32HL84G液晶電視分享

Melion wrote:
可接BS?
那就是可以直接接收衛星訊號囉!!
不需要BS接收器囉?


這是公司貨 美規機種 沒有BS選台器
應該要再買台選台器 才能收BS
To Melion
新禾也有進一台日規37吋的,就有直接內建BS選台器
不過價錢也很可觀,之前看一台報價16萬
給您參考
想請問一下, 這台的 PIP 組合有那些?
就是說在不同主畫面輸入的情況下, 能開那些輸入的小畫面?

謝謝~
遙控器應該很厚吧
和RD50為同一公版
yrl wrote:
請問一下夢狐大大, 你在文章中有提到說HDMI可與DVI-D通用, 可是我看照片, 接頭的部分好像不同, 不知是否在配件中是否有附轉接頭還是線材? 謝謝!

HDMI與DVI-D並非相同接頭設計,然而經過轉接頭就能互通,不過,轉接頭需要自行購買,原廠附件並沒有。

caze wrote:紅磨坊1080i 這部最近剛好也在PC 透過CRT看過
感覺暗部的細節似乎比較豐富
不知版主是否比較過
還是因為拍照的因素

其實翻拍螢幕最無可避免的就是因為反差大導致細節損失,不過,「紅磨坊」暗部細節雖不少,可惜相較於「綠巨人浩克」,噪訊也稍偏高。

chenpo686 wrote:想請教版主:
1. 它的HDMI port 是否可用 HDMI<-> DVI 線材直入電腦訊號?
2. 若1.可行,它能否支援 1:1 即 1366×768 的面板原生解析度?

1.可以
2.由於試看過程中並未以電腦進行測試,所以只能依據經驗法則判斷,1:1的解析度對應應該沒問題

monashili wrote:想請問一下, 這台的 PIP 組合有那些?
就是說在不同主畫面輸入的情況下, 能開那些輸入的小畫面?

PIP組合模式的類型多寡我並未刻意留心,不過,在不同主畫面輸入狀況下,其他子畫面可選擇其餘所有訊源播放,這是確定的



差傳輸和HDMI傳輸間的差異到底多大?理論上區隔是前者為類比介面,後者為數位介面,工作模式差別則色差傳輸須經過一次D/A轉換,再一次A/D轉換,會面臨損失原始資訊問題,HDMI則是數位直送,訊源與顯示器材間沒有格式轉換的困擾。

對液晶電視而言,使用色差輸入應該只是一次的A/D轉換而已,第一次的D/A應該是設備源。

事實上現在的設備DVI或HDMI大多僅有數位訊號傳輸無衰減、無干擾的優點而已,A/D、D/A的轉換次數不見得會比用色差的少
http://tw.myblog.yahoo.com/cyclingteam136-hello

unajmb wrote:
對液晶電視而言,使用色差輸入應該只是一次的A/D轉換而已,第一次的D/A應該是設備源。

事實上現在的設備DVI或HDMI大多僅有數位訊號傳輸無衰減、無干擾的優點而已,A/D、D/A的轉換次數不見得會比用色差的少


沒錯~
同樣 resolution 的訊號, 數位"理論上"的確是會比類比好, 但是...人眼不一定看的出來.
何況....有些廠商在 HDMI 收進來解完後, 還是會轉成 Analog 後再送到 video processor~~
減少干擾, 也一併減少接線數量, 我覺得這才是 HDMI 被發展出來的最重要原因...

(不過也有很大部份原因是 silicon image 要再一次綁住數位傳輸的標準而搞出來的啦...
HDMI 對於現在的的家電/系統廠來說, 與其說是 plus, 還不如說是 must...)
請問 與 Sharp LC-32G4U液晶電視 相比較哪一台勝出呢 ?
unajmb wrote:
差傳輸和HDMI傳輸間的差異到底多大?理論上區隔是前者為類比介面,後者為數位介面,工作模式差別則色差傳輸須經過一次D/A轉換,再一次A/D轉換,會面臨損失原始資訊問題,HDMI則是數位直送,訊源與顯示器材間沒有格式轉換的困擾。

對液晶電視而言,使用色差輸入應該只是一次的A/D轉換而已,第一次的D/A應該是設備源。

事實上現在的設備DVI或HDMI大多僅有數位訊號傳輸無衰減、無干擾的優點而已,A/D、D/A的轉換次數不見得會比用色差的少



另外再請教...
那種有紅藍綠三個接頭的色差線跟HDMI又有什麼不同呢?
謝謝~~

itrs wrote:
另外再請教...
那種有紅藍綠三個接頭的色差線跟HDMI又有什麼不同呢?
謝謝~~


主要差異就在於一個是類比, 另一個是數位的..
另外就像板主說的, HDMI 還加了 content protection, 聲音, 也向下相容 DVI/HDCP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