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只是參考
就算知道了規格你懂那個規格嗎?你看的懂那是什麼嗎?
處理畫面又是哪裡?你只知道別人說晶片降級,
又有幾個真正懂那個數據?
直接找音響店看40V4000跟40V3100放给你看比較快
如果畫面都差不多看就證明那些數據真的看看就好
8bit 跟10bit 差很多嗎我不知道
但是我的只是小小國產的電視播放只要DVD品質不爛,畫面一樣很好
遊戲機一樣畫面很好,看規格甘麻直接看畫面比較快啦
且我覺得SONY只是牌子取勝真的很優嗎
一個40W近七萬的東西居然沒有120倍數,你不知道會有殘影嗎?
你做電視那麼久就只餵了賺錢而賺錢忘了殘影嗎,還是把消費者當白癡,
要120倍速請多花錢,甘液晶殘影視你們這些做電視搞出來的,技術不克服就算了
克服了一點點就要人家多花錢買120倍速甘,
甘@@@夏普42寸都有了你還減人家兩吋阿
多了120倍數會死嗎?還有為什麼還要偷偷剪兩吋出來說個原因好嗎$$
人家都42你卻要跟人家不同==
唯一優點就是兩年保固這點還不錯
跟國產42吋比如果是我我是會買SONY阿
但是要日本牌跟日本牌的話我不買SONY
我大概看了一下畫面,主觀的說一下我的心得,新的v4000還比舊d3100漂亮,w4000似乎更亮麗一點點,但是被調得偏紅,可能是賣場故意的,s4000大概是被故意切到一般模式,sony的鮮豔顏色全沒了,be2處理過的可能都很類似,畫面暗部清楚,顏色漂亮,真正足夠打死旁邊一堆國產電視,不會丟臉,我多看了幾部以後,發現對我而言,pioneer電漿最漂亮,samsung的LCD確實很好,比sony更棒,我還沒決定買哪一台,sony應該機會很大,我覺得十年後這牌子應該還是一樣響鐺鐺,不用擔心維修服務,以往的品質紀錄優良。
有關影像晶片問題,我有小道消息,大家聽聽就好,我沒辦法證實什麼,其實sony本身只有高階用自己開發的晶片,其他是買trident的,而且內部測試自家晶片還更差,當然可以靠周邊設計更加提升,而且必須有核心技術自己掌控,到了消費市場,不知trident一堆都賣到哪裡去了,每個都是bravia engine,X系列也真正很漂亮,晶片打個mark是很容易的事,我也做過打上sony的IC,他們要求真的超級高,只是toshiba連這都懶得打,我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的,電視好看就好,尤其日本人對品質的龜毛讓人很放心,比起我印象中只會砍零件價錢的台灣B公司好多了,IC這行業本來就是這樣,你買sony電腦,總不會期望cpu/gpu都是sony的吧,toshiba電腦也用跟sony一樣的cpu啊。
有時買SONY的產品 只是一種SONY迷朝聖的行為
...(恕刪)
Seeing is believing !
小弟不是好野人, 沒有絢目的開箱文可秀,
不過家裡有四五年前買的20" viewsonic, 都兩年前買的SONY 32" S, 國產日系兩台他牌32" , 日本帶回的Toshiba. 第四台及BS是專業廠商裝配及混頻強波的. 最近在survey 50~52"(因為較便宜了).
或可提供自身的經驗給各位參考.
SONY的東西不是樣樣好 (如相機),
但就台灣現今內外在的狀況來說,
我不得不佩服SONY(或說沒有太多選擇)
S等級的SONY, 就現今的規格來看, 鄉民可能覺得跟" 賽" 沒兩樣,
但當初四萬多的SONY-S跟三萬的他牌比, 我的村姑老婆一直問我是不是線壞了
不然錢差一點 , 但畫質怎麼差那多...
之前看到版上先進說BE2是down grade (???), 要買新機的我是失望+ 憤怒
不過去新竹遠百集雅社比了Sharp, SONY-W及Hitachi plasma,
其實sharp尺寸比較符合我的需求, 但一比之下只能說或許有人覺得sharp較自然,技術較好
但SONY-W 的美色實在較吸引俗氣的我
電漿要好看有一個重要條件, 就是背景要暗,
但東方因為習慣及眼球的生理因素, 客廳大都明亮
如此一來電漿易有油畫感及反光
購買前要有準備
( 另外它的發熱性在亞洲好像不太受歡迎, 電費其次, 潮流及文化所趨)
我在新竹燦坤也比較過SONY 46X及46W, 不知而故, 46W表現驚人, 網友可再check 一下
另外找了一處商家看一下Sharp的第四台,
選台速度是可以接受, 不過第四台實在是...
SONY還不夠好, 還不夠便宜,
但台灣的公司貨及內外在的狀況可提供的選擇是有限的...
建議相信自己的眼睛與喜好
不要盡信規格與各家的評論
自在,最美

抉擇,無怨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