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比HDMI 還可以傳送高畫質的最新產品((DLI 超高畫質超遠距離傳輸器))

其實,不要線是很不錯的想法

不過,你想想看,如果用無線,一天到晚在那訊號不良

斷斷續續的訊號,會不會造成困擾呢?

現在韓國三星電視,就是要採用DLI的接頭了

他們這期間也是有用你說的無線測試

到最後還是採用了光纖DLI來傳輸

代表現今的無線技術,還是有它的瓶頸存在
DLI 的發明

不也證明 HDMI 也是有它的瓶頸存在 ;)

小弟的意思是

研發如何提昇『線』的傳輸品質



研發如何提昇『無線』的傳輸品質
一樣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Fiber 的成本, 還是遠比銅線高多了... 尤其是所謂的玻璃光纖 (石英材質) ... 貴到爆...

塑膠光纖能夠傳送的距離, 明顯短了很多, 不過因為材質純度的改良, 所以也是漸漸的達到 50 ~ 100M 距離的傳輸, 而不需要中繼器....

但換另一種想法, 如果家中的一條主幹, 靠一條環狀的高速 Fibre-Channel 去做連結, 提供至少 1GB/s 的頻寬,
每個節點端看需求來增加訊號轉換器到像 HDMI , Giga-bit Ethernet, Cable TV, DTV tramsmitter , receiver 等等, 也不失是一個好選擇.. 不過光一個 1920x1080 24-bit 60 Hz 的訊號傳輸, 就吃掉 4xx MB/s 的頻寬, 所以其實也很難在一條通道上同時提供非常多個這種訊號的傳遞...

而且走 Fibre-Channel 協定的設備, 都是比貴的... 需要制定一個成本比 FC 便宜, 價格又是比較大眾化的光纖架構規格, 這樣家庭式的一條環狀光纖通訊主幹, 才有它的優勢存在...
嗯, 對光纖傳輸蠻有興趣的
不知道和HDMI線比起來, 價格差了多少?
有搜尋到一篇相關的文章:
POF光纖

其實為什麼不能傳送解壓縮前的資料呢?
這些技術似乎都著眼於已經解壓後的資料

以個人所學來看, 解壓之後的資料是非常脆弱的
抗雜訊的能力低
完全沒有資料錯誤修正的能力
所以才需要這些貴死人的高檔線材
或是頻寬嚇死人的無線設備
如果是傳輸解碼前壓縮好的資料流
缺點可能只有線的另一端要加個解碼器
而影音設備中, 編碼器都貴得要命
解碼器就便宜多了

實在不懂這些人在想些什麼...
可是HDMI的頻寬,向比光纖大,看樣子並沒辦法完全取代.
那如果用光纖配合HDMI呢?
就是主幹道用光纖,支線用可以彎來彎去的HDMI的線...!
繞了一圈 科技進步的腳步真的有限
講白一點就是HDMI轉光纖的咚咚
但光纖又貴 又不容易自己改長度
hdmi轉成網路線 還比較實用廉價
還是銅線無敵
再怎麼新的規格都有不夠用的一天
等著被新規格取代,已經有人嫌60吋以上
Full HD不夠細膩,開始上看3840X2160 Quad Full HD
人的慾望真是難以滿足啊!
我去原廠網站看過了, www.owlink.com,
看起來是還不錯, 從網站上還看到最近的CES展覽有得獎, 有得獎的產品應該不會太差, 只是價格不知道怎麼樣~~
從美國原廠網站可以查到Amazon有在賣, http://www.amazon.com/s/ref=nb_ss_e/102-7886820-9204935?url=search-alias%3Delectronics&field-keywords=OWLink&x=0&y=0
有兩個型號, FO 2800 & FO 2850, 分別是USD$599 & USD$799美金, 套裝產品裡面有附一條30公尺的透明光纖。我在想.....HDMI跟光纖哪個比較貴的問題, 有沒有哪一位朋友可以告訴我, 30公尺的HDMI Cable大約多少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