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在於規格有沒有閹割
松下在日規美規甚至台規幾乎都不會標示詳細規格
過去我買過美規,日規,台規電漿,韓系LED,純日系LED,台廠LED
標示最清楚的就是韓系,不管是LG還是三星文字說明最清楚
台系如BENQ或奇美,標示也是很愛打模糊戰
日系品牌SONY算是標示很清楚,在規格上還會講得很詳細
最爛就松下,你絕對不會在它們官網和DM找到有用的資訊
這點我不知道靠背過它們售後服務端不知道多少次,連它們自己人員都沒有我們消費者清楚
這裡可以提供一些方法
想知道日,美,台差異在那的建議去貿易輸入商(水貨商)
他們絕對清楚機種差異在哪,甚至有些水貨商的網站都會直接註明日規台規美規哪裡不一樣
因為比較知名的水貨商都有能力維修
簡單來講就是美規台規日系他們都拆解過
另外
SONY嚴格上來說不能講說馬來西亞製就是用他廠晶片
正確的講法是SONY自家處理器只會出在日本製的機種身上,而且一定是高階機種
而馬來西亞製的機型都是中低階款,自然也不會有X1這類處理器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
在過去日本民族有這習...(恕刪)
贊同。其實日本人的謎之自信也間接導致他們目前的困境。在各個曾經領先的領域都受到挑戰。
前幾年澳洲要買潛艇,日本人怕技術外流,很消極。最後當然沒得標。這邊仔細觀察就讓人覺得好笑。日本常要求美國技術轉讓,要求授權組裝。但卻怕自己技術外流,不只很少給授權,甚至成品都不想給。到底是什麼樣的謎之自信,讓他們以為其他國家的人都比較笨?在國際貿易也是如此,日本人的想法都是拼外銷,國內都挺國貨。有意無意貶低外國產品,連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都很難爬到高位。
扯得有點遠了。日本以為自己玩點小手段可以讓自己享受更多,其實只是把機會給玩掉而已。電視有多少人有血輪眼,火眼金睛能看出差別?可能我比較沒那麼有錢,我打算等小米電視在台上市再買5pro。現在電視換代這麼快,要“傳說中”高階日本電視幹嘛?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