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HDR迷思--為什麼HDR使電影變暗了?不是會比較亮嗎?

SKAP wrote:
另外顯示HDR訊號之所以有時會偏暗
一部分是HDR 10的問題,其靜態數據元會導致效果較差
所以LG 2017、2018年機種跟SONY最新Master系列
都提供把HDR 10的靜態數據元改成動態數據元的強化方式來提升整體亮度


不好意思請教一下。

您這邊指的"把HDR 10的靜態數據元改成動態數據元的強化方式來提升整體亮度",是要開啟哪個設定嗎?我目前是使用 LG 2018 機種,但只是較低階款的 UK6540 系列。還是說這要到高階、甚至OLED才有的功能?
ldj wrote:


不好意思請教一下...(恕刪)

聽起來像是調整照片RAW檔改變照片亮度的功能,
單眼相機RAW動態範圍很大,
但輸出JPG或是一般srgb螢幕無法顯示這種動態範圍,所以會有一個轉換曲線,
當畫面過亮調低EV,暗部就會過暗,
調高EV使暗部清楚,亮部就會過曝,

因為電視的動態範圍遠小於HDR訊號,
所以HDR也有光電轉換曲線來輸出,
感覺像是自動調整亮暗光電轉換曲線來優化畫面亮度的功能.
ldj wrote:
不好意思請教一下。...(恕刪)

LG的Active HDR功能在OLED 55B7T上是動態對比開"低"就會啟用

LCD應該沒有這功能

LG官方說明頁面
http://www.lgoledtv.tw/2017/02_HDR.html#Intro

huangchin wrote:
聽起來像是調整照片RAW...(恕刪)

官方說明是這樣:

LG OLED TV 支援高階HDR Dolby Vision,
可逐格處理 Dolby Vision 動態元數據*,
讓創作者的拍攝意圖在您的客廳中如實呈現。
HDR10 和 HLG 經由 LG OLED TV 獨家處理技術呈現。
LG TV 處理技術產生的動態數據逐一套用於每個影格,
所有類型的內容皆能以更出色的 HDR 畫質呈現。

* Dolby Vision 杜比視覺內容擁有影片創作時產生的動態數據,
並且捕捉每個影格的動態屬性。
動態元數據可用於逐格優化畫面的亮度曲線。

---

關於"動態元數據"我也不是很清楚概念,網路上沒找到好理解的說明

只知道Dolby Vision有逐格的動態元數據,可以說是每張畫面都有亮度優化

HDR 10則只有單一靜態元數據,整部影片都套用同一個參數導致一些問題
這個部分之前看過一些文章。
但是忘記光了,只記得HDR的計算方式。
一般來說 會以為是線性,或者是曲線。

但是高亮度的範圍及峰值,照上述方式
在畫面上 看起來會異常不協調,所以
用對數方式,這樣似乎會比較正常。
Brian 168 wrote:
這個部分之前看過一些...(恕刪)


你講的應該是PQ curve(感知量化編碼),
pq curve中間有一條感知曲線,曲線上方是人眼可以感知,下方是不可感知,
Y軸是最小對比階數%,X軸是亮度,
意思大概是當低輝度的時候,因為人眼感知較敏感,所以可以用更多比例的對比來顯示暗部內容,
高亮度部分人眼感知力較低,所以需要的對比數%可以較少,

就像人眼在關燈的時候可以分別0.1~0.2nit的差異,
但10000nit和9999nit是看不出差異的,
所以在編碼的時候看不出差異的色階就可以用更少的資料源去定義描述,
可以減少檔案大小和傳輸流量.

我是用手機排版回文,請各位高手見諒.
5分奉上

樓主用心研究的用心,實在令人佩服

HDR是最近電視機的熱門議題,但好像沒有絕對的加分
給樓主大大的讚,解惑了我最近看了一連串暗片,如Ozark, 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 Chilling Adventures of Sabrina,想說怎麼暗成這樣,啥都看不到!我的電視Panasonic 65ex770w
linkien wrote:
想說怎麼暗成這樣,啥都看不到!

如果是HDR片源

你這很明顯是黑階or亮度設定錯誤啦~

HDR下的整體亮度也許有時不如SDR
(高光一定是HDR比較亮,但中間部分HDR是忠實輸出,SDR則會依據TV亮度提升)

但如果有正確調整黑階為高
(影片動態範圍都是有限範圍,也就是0~255只輸出16~235)

並且亮度調整至灰階表可以看到1%~3%

不至於暗成啥都看不到

PS.由於HDR訊源不好找灰階表,所以我是找幾部電影中的全黑區塊來參考
(單一部電影不夠準確,像星戰8的宇宙星空居然不是全黑,不能當參考)
1000:1的TV動態範圍大約等於10檔光圈,



但膠捲或CCD的動態範圍都大於TV,



為了顯示CCD或膠捲的動態範圍,
一個是找一台動態範圍夠大的TV
另一個就是影像壓縮,
輸出乘BT709也是一種壓縮,
一個比較簡單的壓縮概念就是把暗部調亮,

下圖是canon DPP的RGB畫面,
X軸是input,Y軸是ouput,
預設值一條線性的直線,就是input=output


如果想要顯示暗部的動態範圍,或是把暗部變得更亮,
把暗部的線往上拉一點,就可使暗的地方變亮,



不過這樣把暗部調亮的畫面,就不是影片製作者想讓我們看到的畫面.

另外,為了觀賞暗部和亮部範圍很大的影片,請關燈吧~
就像我們在欣賞音量動態範圍很大的ATMOS音效, 也需要一個很安靜的環境一樣,
如果環境太吵,很多細節都聽不到,
這時候啟動聲音的動態壓縮功能譨讓小音量db增益加大,使聲音變明顯,
另一個音量動態壓縮的使用時機就是深夜音響不能開太大聲,小聲的音量會小到聽不到的時候,
和HDR影像的壓縮概念有點像~(有點歪樓了~快拉回來)
不過這就不是影像製作者一開始想表達的影音了~@@
謝謝站友的鼓勵和指教,
我從2016年CES發表HDR TV後,就開始注意HDR,
也一直有很多疑惑,
每次到百貨公司源遠看過去一整排都會特別注意到LG OLED的DEMO騙特別漂亮,鮮艷又飽和,以為這就是HDR的效果,
但其實鮮豔飽和大概是OLED的特性,
也跟觀察視角或是TV參數設定調整有關,
去朋友家也只看到一些DEMO效果,
直到實際買了HDR TV,才覺得困惑,
在一部HDR電影中,我甚90%的片段都無法分辨HDR的效果,
一直懷疑是否有點燈?!或是設定錯誤,
能感覺到HDR效果的就是高亮部分,
其他的差異感覺太小了,
只要TV的RGB色域夠大,SDR的訊號也是一樣鮮豔飽和,

但我這些觀念是自己爬文摸索的,
加上一些自己的思考,
也許也有很多錯誤的地方,或是更多細節的技術是我還沒理解的,
歡迎及感謝大家一起討論指教。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