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湯哥 wrote:
BenQ W2000 是 2 x 10W 的立體聲喇叭,比較有一般大電視的標準!
對我來說,投影機不管內建喇叭是10W還是50W,
都是雞肋,裝了投影機還使用環繞系統喇叭享受更棒的聆聽感受,
去用投影機喇叭,豈不是很奇怪?
快樂阿比兄
yoshiki8273 wrote:
奧圖碼秋季推出的...(恕刪)
https://www.thestreet.com/story/14178576/1/optoma-unveils-uhz65-laser-phosphor-4k-uhd-projector-for-4999.html
雷射光源的版本,相關的細節可以參考以上連結。
至於售價,5仟美金有找。
終端顯示器方面與當初1080p一樣,直視型LCD平面電視依舊衝在前頭,不但選項多、且價格CP值愈來愈高。但對於喜愛大畫面的AV愛好者( 個人以為4K訊源要在1.5H用100吋以上的大畫面,才能真正發揮其優越性)而言,TV終究無法取代投影機。4K投影機雖然也已經問市好一陣子,但真正可以完整顯現4K 之800萬畫素的投影機,價錢實在高得令人卻步。對於口袋很深的玩家,這或許這只是「嘗鮮」的小小代價,但對於大多數在乎性價比的玩家,時機歹歹情況下投資20-30萬購買4K投影機,然後用沒幾年身價剩下原來1/3-1/5,實在很不划算。
因此對於4K,據我所知不少玩家老實說,心中在有滿腔的無奈...當然,用畫素位移創造出4K畫面的JVC投影機,其e-Shift技術經過多代的精進,到現在的e-Shift 4+已經相當成熟,已有真正4k投影機8.5成至9成的精細感,並保有其獨步武林的超高對比與黑底;不過,缺憾是JVC的「經濟艙」機票也要16萬以上;至於較晚切入4K的Epson,老實說還需要加油。這家3LCD穿透技術的本店,不但迄今是反射式液晶、穿透式液晶與DMD三種投影技術中唯一沒有家用真正4K solution者,其4k enhancement技術老實說仍有不少持續進步的空間。
這個無奈,直到Optoma UHD65橫空問市後,終於獲得舒解!
在UHD65問市前,我與阿比兄多次私下討論時一致認為,4K大畫面要真正普及,投影機一定要降至10萬台幣以內的「甜蜜點」;畢竟,不少玩家在經歷過多次影像產品與技術推陳出新後,原本手上高階機殘值與二手價慘跌的教訓後,準備再花十幾萬、甚至20幾萬入手4K投影機者,人數應該愈來愈少。
大家都知道DLP技術一直操控在德州儀器手中,而德儀去年底以前的最近五年來,對於家用投影機市場非常被動保守,幾乎到已經進入「冬眠」的狀態,不但對比從N年前的Darkchip 4技術後就沒有下文,家用4K投影機也始終裹足不前,一直把籌碼押在商用、業務機市場,以及pico微投影機。在這種情況下,老實說,長期最支持DLP技術的台灣雙雄Optoma 與BenQ也相當無奈,只能把陳年的1080p DMD一再「舊瓶裝新酒」、加個Darbee, 換個LED光源或調高色域,來彌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遺憾。
去年三月4K UHD blu-ray規格確令正式推出影片後,德儀知道冬眠夠久了,入場的時機總算到了,順勢推出400萬畫素(2716x1528)單板DMD利用專利XPR畫素位移技術,同時在畫面上投出800萬畫素的0.66吋DMD投影元件。這個0.66吋DMD對於Optoma, BenQ, Vivitek, Acer等台廠而言,可以說是久旱逢甘霖,大家終於再度生龍活虎起來。
此一單板0.66吋4K DMD元件的application,BenQ、Acer與Optoma之前都有推出,但可惜的是規格不是少東少西(缺HDR, bt.2020...),就是整體畫質表現未如人意,且售價依然沒有進入「好球帶」。因此,這次UHD65挾著完整規格、優異畫質與不到9萬台幣的三大優勢問市,許多國內外媒體與玩家都稱其為「市場價格破壞者」,說它是「劃時代的產品」,或許也不為過。
UHD65前後我看過三次,有兩次觀看時間超過兩小時,基本上心得與阿比兄大同小異。由於幾年前曾經擁有過日本三菱HC3100 (720p DLP),對於DLP基本的優缺點了然於胸。UHD65身為單板DLP,加上用上相當有誠意的鏡頭群組,實際成像的精細感與30萬台幣等級的三版式SXRD,幾乎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比方面更是一大驚喜,與之前看過價位更高之B牌與A牌單板4K DLP投影機相比,UHD65的底黑更沉、對比極為出色,且暗部看不到單板DLP容易出現的噪訊。印象中,UHD65對比甚至優於小弟舊愛HC3100 (Darkchip3),當然,它還是不能與JVC的黑相提並論,但考慮極大的價差與實際觀看的滿意度,對比方面可以說已無可挑剔。
色彩方面也相當令人滿意,不管是觀看各類4K UHD blu-ray電影、日本CS 4K側錄片或是各家Demo片與精研4K示範片,色彩與膚色均相當精準、自然且飽滿,調整範圍也很大,且與過去Opotma傳統厚重色彩的走向不同,令人耳目一新,也更加耐看。
UHD65 2200流明的亮度,讓畫面充滿張力,即便打至120吋,仍然精神奕奕。HDR效果也不斷讓人頻頻點頭,4K示範大片《天啟》與《比利林恩》中墨鏡反光的光澤感與爆炸火燄的耀眼感,讓人體驗到與1080p藍光截然不同的高對比視覺震撼與享受。
影像處理方面也相當有水準。UHD65內建的pure motion小開一段,讓4K畫面更加流暢,看不到畫面補插的破綻,也不會有滑稽的動畫感。切換至優秀的1080p訊源測試UHD65內建的scaler,upscaled的畫面充滿張力,密度也略有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UHD65 RGBRGB的色輪架構,讓我幾乎看不到單板DLP投影機容易出現的彩虹;即便連續觀看兩個小時的電影,也不會感到疲勞或眼睛「出油」。
整體來說,如果要我打分,我願意給UHD65 相當高的A。分數沒有到A+,有兩點要小小扣分:1) 鏡頭沒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也只有18%,因此架設上需要多花點心思(但,這算是非戰之罪,因為DLP要達到較大的鏡頭位移量,需要用上更複雜的光機路徑,價錢也會水漲船高);2) 搖控器與UI的設計美感仍有升級的空間,且搖控器有背光很好,但太亮了就沒那麼好...
老實說,Optoma UHD65確實為4K市場投入一顆威力強大的震撼彈,也為4K市場提供強大的成長動能,更喚醒了許多還在用1080p投影機硬撐之AV愛好者心中潛伏多時的換機念頭.....
Great Job, Optoma UHD65!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