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938 wrote:但目前給長輩們觀看的電視是傳統映像管的38吋電視機...(恕刪) 建議不要換, 基本上目前的顯示技術比傳統映像管的顯示技術, 沒好多少, 更多時候只強在解析度大增而已, 但因第四台訊源參差不齊, 解析度的優勢就沒了, 如果你的又是SONY的映像管, 甚至是SONY後期出的平面CRT電視, 那有空間下還是不要換比較好, 不然可能有花大錢卻越換越差的情況
阿政 wrote:光是解析度的提升就...(恕刪) 前一世代不代表較差, CRT是被體積打敗, 不是畫質, 這兩者顯示技術, 液晶還差得遠, CRT是脈衝光, 是主動光源, 反應時間幾乎無限短的(遠遠快於人眼需求), 動態, 對比, 色彩都遠比液晶技術來的好, 也沒有液晶技術一直為人詬病的漏光問題, 更別說SONY的特麗霓虹映像管, 當然高解析度當道下, CRT的體積成了最大致命傷, 不過解析度也要看訊源, 不是訊源說HD, 真實頻譜的解析度就有到HD, 還是要看壓縮的bps而定, 第四台的bps大多不高, 如果樓主要為了第四台而換, 個人就不建議, 但若為了看真實FHD甚至4K的訊源, 才建議更換, 不然可以等看看OLED普及, 至少OLED是自發光, 不需背光可以少掉很多LCD天生的缺點
ryanku wrote:前一世代不代表較差...(恕刪) 我好幾年前曾經看過一本舊雜誌,好像是高傳真的雜誌裡面有介紹到SONY為什麼會沒落包含介紹到SONY的各項科技,像是MD、特麗霓虹技術映像管然後有介紹到SONY有開發出一台CRT技術做出來的HD電視1080i還是p有點忘了雜誌編輯說當時是放在展示間裡展示接收然後播放當時日本地上波的FHD訊號當時MD被iPod取代特映霓虹映像管被LCD取代不過在這之前,SONY早就有很多更先進的東西像是跟iPod一樣採用硬碟儲存的播放器畫質更好的CRT這些先進的東西SONY早就有了只是以SONY的策略比較保守所以不打算那麼快就推出到市場而是一步一步的慢慢放講點單一點就是舊技術沒有賺夠之前新技術不會上市結果這些先機就被搶先最後整個市場就都沒有了然後裡面就有介紹到那台CRT電視的畫質跟色彩表現完全把當時的LCD比下去
大家好我是蔣哥 wrote:我好幾年前曾經看過...(恕刪) SONY有開發出一台16:9 CRT電視問題是重量若沒記錯有80多公斤重量或許是CRT電視發展阻礙至於MD不是被iPod取代而是敗在想主導或說綁規格沒有歐美主要片商支持是不會成主流至於iPod發明之前就有類似播放器.只算是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