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工程師 wrote:
SONY TV 事業...(恕刪)
不是自己做的又怎麼樣...真要說自己做並不等於會比較好
像面板,日本有許多大廠像Toshiba也不是自己做的,
還有你說的LED/OLED Panel,多數的電視廠,包含三星,也多是向專門的供應商採購,
至於你說的Controller用MTK...,Sony電視裡用的MTK晶片只是用來跑Android TV作業系統的

電視裡的影像處理器仍是Sony自己開發的X1 Extreme
我說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已經規格化的面板先不提,畢竟連自己有在製造LCD面板的Samsung/LG也都會向其他面板供應商採購面板,
君不知Sharp的堺 十代面板廠最大的客戶就是三星,
像電視裡的背光模組,也都是由各廠去跟專業背光模組廠採購,有些大廠甚至會跟背光模組廠合作開發出專用的客製化的背光模組,我想Sony這款Z9D的背光模組,應該就是如此。
還有你說SONY TV 事業部已經看不到 Samsung 的後車燈?
你是指總銷量的話我只能說那是當然,
但你是指電視技術的話,可就不是那麼說的...
做電視不是什麼都自己做就會比較厲害,
不然台灣電視廠,像奇美,友達不就比Sony強?
而是要掌握關鍵技術才能傲視群雄,
要說關於電視的核心技術,莫過於電視裡的影像處理技術跟面板的顏色調控了,
電視的影像處理主要是依賴電視裡的影像處理器來負責,而影像處理的演算法也是關鍵,
所以Sony家的影像處理器(X-Reality Pro,4K X1,4K X1 Extreme)仍然是自己設計開發,不假手外人。
而面板的顏色調控主要是在液晶電視組裝過程中才能夠去調整的部分,
所以各廠的高階電視基本上都是自行生產就是這個原因,
不能讓技術外流啊...

所以你說Sony電視的關鍵技術不在自己手上?
Sony只是一些"通用"零組件不是自製的而已,
關鍵技術Sony仍握得好好的,何來"關鍵技術不在自己手上"之說?
還有你說"SONY TV 事業部已經看不到 Samsung 的後車燈"?
如果是指電視技術,你是不是說反了?

舉幾個例子:
電視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畫面的影像水準,你說對不對?
畢竟電視就是拿來看的嘛!
如果你有留意高階電視市場,你可以看看各家電視廠近年來對於他們所推出的電視所主打的重點。
基本上像Sony,Sharp等日系大廠,每次都是拿出他們最新的顯示技術
如TRILUMINOS™ Display,Quattron 四原色...等
反觀Samsung,什麼智慧電視,內建攝影機、手勢操控(後來被發現系統超容易被入侵)、曲面電視阿...之類噱頭成分較高的賣點,
真要說能搬得上檯面的顯示技術,就只有去年推出的SUHD而已
為什麼三星不強調他們的顯示技術呢,
理由是因為比不上阿

要不然你看專賣高級電視的音響店,裡面賣的電視幾乎都是日系品牌為主,Samsung?
真正會用到如此頂級的電視的頂階玩家幾乎是不看一眼的,
不是品牌情節,而是一比就知道差距,
這類玩家講究電視畫質到一個極端的地步,
基本上是誰家的電視畫質最強就用誰家的,沒有其他原因,
所以高級音響店也只會進畫質達到最高水準的日系電視。
Samsung若真的在電視技術上有領先群倫,那高級音響店內展售的電視早成它天下。
就是因為單比畫質贏不過日系廠商,只好搞一些噱頭,來吸引一些很有錢卻不會極端重視畫質的一般用家,
不然毛利率最高的高階電視領域它們吃不到。
順帶一提,Samsung當年發表SUHD技術時,講得有多棒有多先進,使用當時堪稱顯學的量子點面板,好像這就是次世代的科技一樣的。
事實是,Sony2013年的TRILUMINOS™ Display電視,就是運用了量子點技術,而Sony當年的旗艦電視X9400C已經不用量子點,而是用更新世代的背光技術(量子點是一種應用在背光模組的技術)。
所以說,到底是誰看不到誰的車尾燈啊

huaing123 wrote:
Samsung若真的在電視技術上有領先群倫,那高級音響店內展售的電視早成它天下。
那是只有在台灣如此哈日...
市占率就不看
只單看評論資料就好
獨家的技術跟畫質好與壞沒有等號
要不然SHARP不會在國外被貶的一文不值
SONY旗艦級電視在海外也沒有獨占鰲頭過
過去的日系電視在海外只有電漿是被承認
順便提一下
量子點技術有名的是Nanoco、Nanosys、QDVision、納晶科技
SONY過去採用的是QD Vision那一邊(Sony.Phillips.Hisense.TCL)
然後QD Vision陣營這方的各顯示器廠目前被Nanosys告侵犯美國13項專利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2345
然後有小道消息(未證實)QD Vision遭股東撤資
conroe2duo wrote:
要不然SHARP不會在國外被貶的一文不值
老實說,如果你是說這個問題,我想我可以猜得到原因...

因為Sharp現在在海外市場,包含歐洲、美國等地,在當地所販售的電視,其實全都不是它們自己做的...
基本上Sharp早已實質退出那些市場,在當地所販售的Sharp電視,基本上都是Sharp授權其他電視廠品牌使用權,由那些電視廠自行生產掛有Sharp品牌的電視出售,
也就是貼牌啦

所以那些被貶得一文不值的Sharp電視,可能是"貼牌"電視,跟Sharp的技術水準完全無關。
順帶一提,Sharp在歐洲的授權電視廠其中之一好像是中國的海信
至於為何Sharp要搞貼牌?因為經營不善,多數的日系廠商都有這樣的問題

像Toshiba就是因為這方面做不好,才會導致他們現在只剩日本市場有販售自製電視,其他市場(包括台灣)都是貼牌的狀況。
不過說真的,在歐美國家電視要賣的好,技術真的不是第一優先
像Vizio這樣的廠商,完全不搞研發,全外包給台灣電視廠開發生產,自己只搞行銷,在美國還能賣贏三星,
就是一個經典案例,證明只要電視有一定水準就可以,只要行銷做得好,不用技術領先就能創造極佳的銷售量。
Samsung在全球市場的成功也是如此,看看他們每年所花在行銷上的費用就知道,簡直是天價

conroe2duo wrote:
那是只有在台灣如此哈日...
這點我承認



在全球,三星是無庸置疑的電視龍頭(市占率好像超過三成

但在台灣,Sony已經在台灣電視市場多次拿下銷售冠軍
確實不太對勁

但論高階電視就我看來,
我雖不是專家,但就我看過不少高級電視的印象,
Sony家的電視所呈現出來的畫面水準真的贏過Samsung跟LG甚多
曾經看過有Sony展示機開啟示範模式,也就是畫面切一半,一邊有開啟自家的顯示技術,一邊沒開啟,
旁邊有放Samsung跟LG的同級電視,結果看起來Samsung跟LG的畫面看起來跟Sony那台沒開顯示技術的那半畫面相當...

先聲明我當時有確定那兩台電視是韓國製,也就是它們是Samsung跟LG它們自製的電視,不是代工的(Samsung跟LG家有很多電視產品都是給台廠OEM的),所以那兩台應該都是它們自家技術的結晶無誤。
順帶一提,雖然Sony有部分電視產品是給像鴻海等組裝廠代工,但目前Sony在台灣販售的電視都是自家生產(Sony馬來西亞廠跟日本廠製)
conroe2duo wrote:
順便提一下
量子點技術有名的是Nanoco、Nanosys、QDVision、納晶科技
SONY過去採用的是QD Vision那一邊(Sony.Phillips.Hisense.TCL)
然後QD Vision陣營這方的各顯示器廠目前被Nanosys告侵犯美國13項專利
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2345
然後有小道消息(未證實)QD Vision遭股東撤資
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這跟Sony的電視技術水平沒有關係吧...
conroe2duo wrote:
獨家的技術跟畫質好與壞沒有等號
是沒錯,但不代表沒有參考價值,而且這些日廠能年年推新技術,也一定程度上的證明他們所花費在電視技術上的心血。
不管這些技術是否有用,起碼我不認為前面有人說的"SONY TV 事業部已經看不到 Samsung 的後車燈."如果他是指電視技術的話,我認為絕非如此,你說是嗎?
還是你能拿出"Samsung確實在電視技術上遙遙領先Sony"的證明?
我只是想表達這個而已

huaing123 wrote:
不管這些技術是否有用,起碼我不認為前面有人說的"SONY TV 事業部已經看不到 Samsung 的後車燈."如果他是指電視技術的話,我認為絕非如此,你說是嗎?
你針對是上面這句
而我針對的是下面這行
huaing123 wrote:
要不然你看專賣高級電視的音響店,裡面賣的電視幾乎都是日系品牌為主,Samsung?
我並不認為電視機種有誰的技術特別領先誰
但我是絕對不認同什麼專業音響店日系賣的多就是日系好
如果這論點成立
我知道一些只賣旗艦機種的專業影音店在TV這塊越來越少日系品牌
哈日反韓台灣一直都有.而且01還特別明顯.
我並不在乎誰的技術領先誰.但我在乎誰的畫質最優.
所以我才會說不管市佔率.我只在乎評論評測哪一台電視的畫質的缺點是最少或可以給人接受的
而這點歷年來日系從來就沒有占過優勢.即便有某些技術領先但畫質這東西是結果論.
例如SONY8500悲劇的表現(難道沒用SONY那些所謂領先的技術?)
SHARP的面板也只有在台灣被如此推捧.別說海外就算日本當地評價也沒很高
SHARP面板的缺點古文也是翻的到.過去SONY旗艦機也沒幾台用過SHARP面板反而是用三星比較多
SONY的X-Reality解像技術在日本也不如TOSHIBA.mitsubishi.
但這2家別說海外.在台灣能見度也是極低
至於海外代工那其實並不影響高階影音用戶
台灣都如此多人會去找日規機.美規機 何況海外?
況且以專業影音的調效與評測.應該也沒人會用代工貼牌機去比吧?
如果真要找三星和SONY電視目前誰優誰劣的證明
國外評測不是沒有
(SONY目前除了ZD9這旗艦機目前還沒有很正式的評測以外其餘機種皆慘敗)
我想強調的是畫質這東西是結果論
即便你有領先或獨步全球的技術.但畫質輸那些技術就毫無意義可言
conroe2duo wrote:
你針對是上面這句
而...(恕刪)
這樣啊...感謝您的回覆
若你是指我前面這篇的留言的話,
huaing123 wrote:
不是自己做的又怎麼樣...(恕刪)
我承認,
這篇留言有許多錯誤

其中有許多舉例有不恰當之處,
老實說當時我也有注意到,
但那時是半夜,我花了一個多小時搞那篇留言,早已超過我平常就寢時間,
在精神不佳的情況下實在懶的改動,就這樣發出去了...

All right.That's my fault.
你說的我都承認。
若你對於我那篇留言有所不滿或不愉快之處,我十分願意做修正或刪除不當內容。
造成你的不愉快我很抱歉。
老實說我也是結果論者,
有在玩耳機系統的我也很明白,
不管廠商在那產品上下了多少功夫、用了多少先進技術,
若最後得到的聲音水準仍然不佳,我也不會買,
對我來說,"親自驗證"這點十分重要,
不論廠商把那產品說的有多厲害,若就我實際比較後覺得不如其他家的話,我也不會給予關愛。
親自驗證是很重要的,有時就算其他人說這東西有多好多好,或那東西有多差多差,有可能實際去體驗過後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
所以我不太喜歡去只憑他人的評斷去下結論,而是一定得親自驗證後我才能下定論。
所以我當時那篇留言就只是為了反駁前面網友的那段留言:
宅男工程師 wrote:
SONY TV 事業部已經看不到 Samsung 的後車燈.
LED/OLED Panel 不是自己做的, Controller 用 MTK 的.
一些關鍵性的技術都沒在自己手上, 還敢賣那麼貴.
一句話, 自我感覺良好. 只不過市場會說出真話.
因為與我的實際經驗不符合,
我不知道他是否有實際做比較過,
但這樣妄下斷言真的讓人感到不太愉快,
所以我才會就這樣做出反駁,
但我似乎有點意氣用事,沒有確認自己的論點有誤就這樣貿然發出去,
真是失態...

所以說你若是要反駁我的文章之中的錯誤,好,我承認是這是我的錯。
但我只想問一句:你承認這位的論點嗎?
宅男工程師 wrote:
SONY TV 事業部已經看不到 Samsung 的後車燈.
LED/OLED Panel 不是自己做的, Controller 用 MTK 的.
一些關鍵性的技術都沒在自己手上, 還敢賣那麼貴.
一句話, 自我感覺良好. 只不過市場會說出真話.
"SONY TV 事業部"真的"已經看不到 Samsung 的後車燈嗎?"
我一開始就是針對這點,
因為救我實際看過許多各廠高階電視的經驗,我完全不這麼認為,不知您是怎麼想的,
可否請教一下您的意見?

------------------------------------------------------------------------
題外話:
關於Sharp,我其實也知道他們家近年的電視產品確實越做越糟,
Sharp近年來在電視業務上的巨大虧損,除了經營不善,也跟它們家的產品在日本遭遇挫敗有很大關係。
日本是Sharp的主力市場,連日本人都不再關愛Sharp的電視產品,也證明Sharp的電視真的做的不太好

還有Sony的X8500系列,就我的實際經驗,X8500系列真的算是Sony的一大敗筆,砸招牌之作,
曾經有一次我在一家音響店內試聽耳機,正好有客人要買電視,老闆就展示了兩款電視給他們看,
兩台都是Sony的電視,其中一台是X9000C,另一台則是X8500C,
說實在的,我在旁邊看,我沒想到會差那麼多

X8500C無論是對比、色彩或暗部細節皆大輸X9000C...

理論上兩者在定位上只差一級,不應該差那麼多啊...
Sony似乎把X8500系列做爛過頭了

所以若有人要買電視,Sony的X8500系列是我絕不推薦的選擇。

不過有一點,
conroe2duo wrote:
過去SONY旗艦機也沒幾台用過SHARP面板反而是用三星比較多
Sony剛把自家的大型面板廠都出售的時候,確實Sony主要都是用三星的面板,
但現在Sony好像已經不用三星的面板了。印象中Sony是用LG,Sharp跟台灣面板雙虎(群創,友達)的面板。
conroe2duo wrote:
SONY的X-Reality解像技術在日本也不如TOSHIBA.mitsubishi.
確實我有聽過這種說法,因為曾經看有網友想找畫質最佳的電視,其中就有人推Toshiba在日本販售的旗艦電視,
不過這兩家基本上由於在海外市場受挫,所以目前只在日本販售他們家的電視,
還蠻可惜的

conroe2duo wrote:
台灣都如此多人會去找日規機.美規機
基本上據我所知會去追這些機種的主要原因,
是這些機種是原廠針對當地市場所特別推出的機型,
一樣是原廠製造,可能跟台規機比有更多好料,價格卻相當或甚至更便宜,才會有人要去追。
像日廠的日規機,有沒有聽過"日本人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在日本"?
其實就是這樣的原因。
我是沒聽過有人會追海外代工的機子的,都嘛一定要是原廠製造,不然幹嘛這麼費工夫,
看沒屋頂上一堆日本代購就知道

宙王 wrote:
這台發表會都拿三星...(恕刪)
k.d wrote:
呵呵 這三台電視我來...(恕刪)
是沒錯,OLED在顯示上先天上本就較LCD有更多優勢,
顏色更艷麗、能自體發光不須背光源、擁有更純粹的黑色(跟前一項優點有關)、能做的更薄(也跟前前一項優點有關)、更省電(部分原因也跟前前前一項優點有關)....等,OLED螢幕的優點不勝枚舉,
但,為何其他廠商,包含OLED技術最先進的三星,卻都不做OLED電視?
難道除了LG之外的其他廠商都是笨蛋,不懂OLED的好?
除去像曾做過OLED電視的Sony,Panasonic是因為技術遇到瓶頸,加上遇到經營危機而不得不收手的廠商之外,
OLED技術最強的三星為何不發展OLED電視?他們絕非沒有能力發展大尺寸的OLED電視
除了成本高昂、不易做大尺寸等原因以外,
OLED電視最致命的問題,就是壽命

大約用個三四年就會開始老化
這個問題至今仍然無解,
而且就跟其他使用磷化物發光發色的螢幕類型,如電漿電視,都有一樣的問題,就是其色彩會隨著時間的使用會逐漸退化,也就是褪色

像三星只將其用在小型的顯示裝置上,如手機等,就是因為這些裝置的汰換速度相對於電視要快上許多,一般人大多用個兩三年就會汰換,所以這個問題還不明顯,
但像電視這種一般可用個五、六年以上的產品,其問題就會顯得不可忽視,
LG的OLED電視目前才上市了一、兩年,所以問題還沒出現,但我想再過幾年應該就會出問題

LG應該也賭了一把
某種程度也可以看出它們可能因在高階電視領域難以勝出,就只好端出OLED這個雙面刃,
以求取得勝機。
不過這也看消費者要如何取捨,
看你是要絕對的高畫質,但用個三四年就要換機,
還是要稍差(主要是暗部表現方面)的畫質,但可以有較長的使用時間。
--------------------------------------------------------------------
簡單形容LCD跟OLED的發色原理:
LCD就像彩色玻璃,其本身色彩艷麗卻無法自己發光,需要從背後給他打光才能顯現出它的色彩,
但起碼它不怎麼會褪色。
OLED就像煙火,明亮絢麗,沒有發光的地方就不會被影響到,可以保持純黑,
而且因為它是自體發光,所以能較透過彩色玻璃過濾特定波長的光線的方式更能顯得艷麗,
畢竟前者(煙火)是直接發出特定波長的光,後者(彩色玻璃)是從一廣範圍的白光中,只取那特定波長的光線通過而讓我們看到那特定波長的光線。
後者既浪費,同時因為光線得穿過一介質,而使其有所減損。
理論上在發色上,前者更經濟,效果也更佳,
但是,燒完了(反應完了)就沒有了。
兩者的差距大致上就是如此

宙王 wrote:
這台發表會都拿三星...(恕刪)
huaing123 wrote:
但我只想問一句:你承認這位的論點嗎?
"SONY TV 事業部"真的"已經看不到 Samsung 的後車燈嗎?"
我一開始就是針對這點,
因為救我實際看過許多各廠高階電視的經驗,我完全不這麼認為,不知您是怎麼想的,
當然不認同這觀點 =.=
影音這東西有所謂的階級/價位/規格差異
並且在調校上也幾乎沒看過有哪一台沒缺點
畫質是很主觀的東西
就如同美規跟日規商品以電視而言碰過的機種調校前個人偏好美規(並非日規不好)
至於日本把好的東西留在日本這說法以前或許我也有這種迷信
但玩的看得越多.越覺得這都鬼扯...
除了日本自己鎖國外更多是商業手段和人文不同而已.
像台灣是好的東西都外銷.爛的留台灣..
現在的日本製也是個笑話而已
之前就曾看過NHK自己KUSO一段
"這電視面板在台灣生產、半導體是南韓做,整機在中國組裝,何謂日本製造?"
至於OLED明年大概除了東芝和三菱以外其他廠都要有產品要上市
其實OLED很多技術早已克服.只是廠商在等時機而已..
現在還能噱錢的當然要先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