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政府,為了保護國內慘業,數十年來用不當的關稅保護,圖利國內少數財團。不只是電視,汽機車慘業,電子慘業,是不是都一樣?最終的結果,就是國內的慘品賣的和進口一樣貴,大量吸取人民的血汗錢,為什麼這些關稅保護那麼多年了,都沒有落日條款嗎?
Jackieup wrote: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恕刪) 各項產品的關稅問題,網路上很輕易就可查到,有些確實很重有些卻不盡然!電視的關稅其實很輕的,那為何還這麼貴?仔細推敲就不難發現,但是,生意人總有他的生意經,聽不聽就在於消費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了!
異言堂異象又來了~~ 金害!政府不要強勢!?政府不要關稅!?感覺像是外國人發言,希望台灣產業直接跟世界工廠對幹1. 美國有反傾銷,台灣廠商才價格低一些些,就被人家罰款罰到幾乎破產 !為啥美國就不讓 世界各國商品能便宜賣??2. 不同商品有不同稅制,這裡幾個版友通通包起來罵SONY電視貴是因為關稅問題? 論述依據是什麼?3. 版友的產業產品必定是競爭力十足,又完全不怕被競爭者模仿才能如此信誓旦旦版友的員工及家屬跟隨您,必定能一輩子富貴是住外國的嗎!??
Jackieup wrote: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恕刪) 有些東西還是需要關稅保護.....像是台灣最近很多日常清潔用品, 飛柔,多芬,麗仕, 海倫仙度絲, 潘婷, 妙管家,白蘭,加倍潔怎麼全都變成中國製造. 結果還漲價六成, 愛不愛買隨便你. 害我現在要找個台灣製造的洗髮精沐浴乳都常常要跑比較遠去大賣場或全聯買. 不過我還是堅持要買台灣製造的~~不是說簽了ECFA, 免關稅的都是台灣有競爭力的產品嗎? 那怎麼會變成這樣? 原來, 政府算盤打錯了. 本來有關稅, 那些品牌是台灣一個廠, 大陸一個廠, 用來規避關稅. 我們自以為很有競爭力就免稅了. 現在兩岸不用兩個廠, 只要一個廠就夠了. 那要關掉哪一個呢? 當然就是關掉台灣的. 因為搬去大陸, 省下的工資用來付船運費就夠了. 結果就是~~與產品本身的競爭力完全無關.那用台灣製造與大陸製造對消費者可能覺得差不多. 可是對經濟的影響就差很多. 買台灣製造的清潔用品, 一百元的消費可以創造5~6元的乘數效應. 會變成總消費增加500元. 可是買大陸進口的清潔用品,在台灣的乘數效應可能只能創造150元的總消費. 這樣台灣的國民生產總額就會大幅降低.某些產品還是需要有關稅. 不可以一味追求零關稅. 想要變成自由港. 先把年輕人的英文弄好再說. 把年輕人的野心養大再說. 不然自由港也沒有, 工業也會沒有至於越南. 美國TPP對越南的優待. 遠遠超乎大家的想像. 今天新聞出來, 美國在TPP同意越南紡織品零關稅. 相較於其他國家輸美紡織品要17.5%關稅.是非常的優待. 而且不能從中國韓國把衣服運去越南打個標籤就零關稅, 要從紗線, 織布, 成衣都有產地證明是越南製造才能免關稅. 日本似乎也有意跟進..... 這代表中國一堆紡織廠整串供應鏈要外逃了. 否則工資是越南的三倍, 還要交17.5%關稅. 根本就沒辦法拿去日本美國賣. 越南爽死了, 坐著等千億美金投資送上門. 從中國台灣韓國日本源源而來, 化纖,紡紗,織布,染整,成衣的投資金額都會大爆發.這個例子就是很明白顯示, 關稅是談判籌碼. 如果現在輕易就把關稅都丟光. 以後我們拿什麼跟人家談呢? 今天美國要給越南紡織品免關稅, 卻不給中國免關稅....誰會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呢? 當然是中國, 美國就看你中國要不要簽字同意美國豬肉免稅進口去中國, 不簽沒關係啊. 看是誰的損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