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Sony Bravia 2015

50吋的怎麼沒看到,有出來了嗎?
Homo sapiens wrote: 4kbd要下半年才會出爐 正式的規格也要到事後才曉得

現在的都不算數 之前松下發布的根本沒有太大的可性度

不是藍光協會自己發布的都不算數........(恕刪)

松下也是藍光協會的一員,不能說算數或不算數,他首先展出4k原型機意義,何況他本來就有提到 因為目前4k藍光規格還沒正式發布 所以規格可能還會有變動,也有提到今年下半年才會正式亮相
這也是那台4k藍光機之所以說原型機的原因呀
現在市面上不是聽說也有4k藍光片了 這才是不符合規格的吧...
wasitony wrote:
謝謝各位大大的回應...(恕刪)


SONY之外就是Sharp美規日規了. 雖然今年SONY最大到75吋,可是要畫質好又要高CP值就是別超過65吋. 超過65吋以上就首選Sharp, 其他品牌其實都不需要考慮了.....三星LG背光技術都跟日系差距一大段距離

weivanguard wrote:
松下也是藍光協會的...(恕刪)


所以既然是原型 連確定了都還沒有 為何那麼急著發布訊息

為何不等到完全確定規格 真的定案了之後 再來發布呢?

有那麼急地要告訴消費者嗎? 明明就還未完全....

到頭來都是"聽說"

你知道市面上的那個4k藍光是什麼嗎?

那個叫做Mastered in 4K blu ray

類似的技術松下也有

就是mgvc 能將rgb 8bit編碼提升至12bit 但得要有專門支持的藍光機

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這就跟之前dvd時代裡的也有類似的產品是一樣的

dvd時代的名稱我忘了 但基本上就是流量更高的版本

sony這個4k mastered in blu ray

是透過原先的4k母片轉製而成 再透過對藍光播放機的漏洞動手腳

將原來的亮度信號yuv4:2:0提升至4:4:4 流量比之前的藍光在略由提昇

sony這個Mastered in 4K 不必向松下那樣要求藍光機特別的支持

所以現在市面上販售的都可以放....松下的就只有自己的藍光機才行了
下半年, 4k 藍光能不能如期推出還是未知數.
主要在於撥放器能否實體化!

簡單講: 就是處理芯片能不能耐得住 HEVC 規範的大部分規格.

不只是 main 的部分, High 的也要兼顧, 這是有難度的.

目前, 有 USB stick 4k 影片發售, 無實體光碟.
USB 的部分流量約 40Mbps, 大大讓人失望, 而且,
是直接插在電視上, 或部分支援 HEVC 的撥放盒.

據使用過的鄉民表示: 整部機器熱烘烘的.

我認為, 就算是明年推出播放機, 也極有可能會破天荒
在芯片上加裝風扇.


或者, 乾脆使用 H.264 編碼, 這樣現行機器就能小幅修改上市,
需要 10bit 也是小事一樁, 一堆人開個會敲定即可.


我實在看不出使用先進工藝的芯片, 會比推出大容量光碟來得容易!?


回到標題: 實在等待難耐就去買吧! 我是一定要見到 total solution
出現才會下手. 就一兩個月而已, SONY 旗艦店就會有, 到時必然有個
小茶會, 說不定有九折現場下訂優惠.
-----------------------------------------------------
補充一下:

是真的有 Blu-Ray disk + 4k USB Stick 搭配發售啦! 亞馬遜上有.
何時要正式推出, 讓廠商去煩惱, 反正現在看藍光片是最幸福的時刻.
片源多! 易取得!

Homo 講的 4k Remastered 片部分, 感謝你的講解, 之前不知是這樣.
原型機的概念 就像一些品牌大尺寸的OLED一樣
乾脆說LG做OLED也是急著上市賣 因為烙印易色衰壽命短價格高等問題也都是未知數...

4K藍光急著推出? 我覺得不會 不知道今年發表出這樣的模型機有哪裡不妥?
所為模型機不就是概念機嗎? 又不是上市的新品 能不能支援讀取也不那麼重要吧
反正是未正式上市的產品又沒差...

這幾年不也一堆節能概念車 也都到現在還沒正式上市阿... 那所以他們也都急著發表?
純屬個人研究,不代表任何義務或立場
weivanguard wrote:
原型機的概念 就像...(恕刪)


問題4k bd今年底前就會有答案了 又不是什麼還要等很長的時間的產品

等到正式規範出爐 徹底定案了 再來和消費者說明也不遲

不要搞得像那些 年年大張啟鼓展示 參展時喊得比誰都來的大聲

結果 問個推出時間表 卻商品化時間都沒有辦法給出來明確的答案來

比方說你說的概念車就是如此 基本上沒什麼可看性.......純粹看爽的 喊爽的

就是算bmw i8原型車 和量產車 改動的部分就很多 從外表來看就不太一樣了

所以那些概念車概念機看看就好

除非像sony的life space ux系列那樣 是真的打算要商品化

而且已經推出第一款..........

stephenchenwwc wrote:
下半年, 4k 藍...(恕刪)



實際上h.264的話流碼量太高 超過100mbps以上大多數得撥放器就無法支持

最新的4k網路流串影片大概就只能到100mbps 因為在高上去撥放器就撥不了了

問題是在h.264下100mbps的4k畫質是不如1080p的40mpbs

那幹嘛自討苦吃 去搞這呢?

還有4k規範包含著dci-p3和rec.2020 hdr等

要達到真正的rec.2020 必須要在3d lut 12bit下

只有在12bit的情形之下才能做到和rec709的8bit接近的色階調....

其實hevc比當時最初預想時的規格縮水了很多了

不然恐怕現在沒有多少設備生產商能夠支持

其中一部分是演算不還不熟 但對硬體要求也太高
國際牌現在已經有
Rec2020可以達到73%的電視啦
要達到100%的可能要很久而且應該很貴
兩三年前換了台55吋3D電視,最近又想換更大的4K3D電視
不過4K規範還是有點不明確,HDMI2.0似乎OK,但是真的具備的還是少
無論是電視、播放機或是擴大機都一樣,多數還是HDMI1.4

HDMI1.4也能撥4K/60P,不過好像會壓縮色階(4:2:0)降低容量
想問問是否差異很大呢?還是4K/24P,能4:4:4或4:2:2就夠了?
想先搬一台新的擴大機,支援4K的機種,需要一定得HDMI2.0的嗎?


另外目前台灣數位電視的發展到底如何?除了MOD這類IPTV外
之後數位第四台輸出會統一共用格式DVB-T2嗎?像當初第四台一開始要機上盒
後來內建的TUNER都可直接觀看,實在很不想要再掛機上盒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