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60Hz 和 120 Hz 的疑問

水云 wrote:
我可以再打字一遍 ....(恕刪)



多謝說明,其實不管是120Hz還是240Hz都是搞噱頭的東西,為了增加附加價值而已。這些功能當你在商場一對一比較時會看得出來,但是在家看電影或看電視的時候大腦不會去分辨這些東西,你只會專注在影片內容,視覺上的更新率已無作用。現在廠商又開始玩曲面了,三爽那隻Edge手機搞個曲面後竟然可以賣超過三萬。
水云 wrote:
我可以再打字一遍 ....(恕刪)


謝謝水云大,這麼詳細的解說,我大致上都了解了

那 120Hz 面板掃描 呢,難不成是把 120Hz,分成兩組 60Hz,第一組有畫面+開燈、第二組無書面+關燈

所以說目前 120 Hz 運作模式有三種嗎 ?

1. 『ME/MC 運動估計/運動補償 』:{A 、〈預想圖〉、B}
2. 『閃背光 / 背光補差120blb』:{A 、背光關燈、B}
3. 『120Hz 面板掃描』: {A - 第一組 60Hz 有畫面、第二組 60 Hz 無畫面+ 背光關燈、B - 第一組 60Hz 有畫面}?

假設一個移動的點,從位置(2,2)移到(1,1)。在以前CRT的日子,第一個位置發亮後,電子打到螢光粉,就亮那麼一下。接著打(1,1)這個位置,也是螢光粉亮一下。看起來是(2,2)亮一下,移動到(1,1)亮一下,是一個移動的感覺。
可是在 LCD,是第一個位置寫入電壓發亮後,會一直holding到下一個訊號寫入。所以可以想像,當第二個畫面(1,1)發亮的時候,前一個畫面(2,2)還在亮,因為新的訊號還沒寫入。那會同時看到兩個點都在亮,就視覺會是個拖影的感覺。
舉這兩個點是好說明,其實一個是發光完就暗,下一個畫面進來也是發光後就暗。而LCD是發光後等下一個畫面進來,視覺上會覺得反應較慢,不夠銳利。插黑用意就是模擬CRT的感覺。
水云大&flying大已經解釋得很清楚 就不多說了

===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 水云大提到的Hitachi跟Jvc 兩家都幾乎淪落到代工貼牌 甚至沒在賣電視了...QQ 好可惜啊~
純屬個人研究,不代表任何義務或立場

weivanguard wrote:
水云大&flying大已經解釋得很清楚 就不多說了

===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 水云大提到的Hitachi跟Jvc 兩家都幾乎淪落到代工貼牌 甚至沒在賣電視了...QQ 好可惜啊~

早退出是早聰明

對我來說

Hitach 可能 多做幾台 能賣給台灣的 太魯閣號 還比較好

JVC 的話 ... 音響事業多集中一點注意力也不錯



我不懂 背光掃描 還是 面板掃描 什麼的

反正

都是「製造」沒有的畫面 ( 不存在的畫面 )

那 ... 所有 技術 都用上後

端看 最後成果 如何 即可

它 是用 哪種 技術 把菜炒好 端上來的?

會這麼問的話 ... 難不成 是要 偷炒菜技術嗎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云 wrote: ... 會這麼問的話 ... 難不成 是要 偷炒菜技術嗎 ......恕刪)


哈 會這樣問是版上有很多大大,常說中高階的面版 120hz,才是真正的 120hz, 低階的背光不算

這樣看下來,比較貴是真的,但效果說不定差不多

都是在中間關燈
其實高階機種的動態真的有比較好 比較不容易有殘影

姑且不管他是否為HZ數比較高 或帳面數字比較大

光是看實際表現就真的很有感覺... 而兩三萬便宜的低價位機種 就相對容易有殘影 這也是事實...

何況120HZ面板是真120 不是模擬或補差的120... 所以才會叫native(原生反應速率)

而通常原生反應最有差的是玩電動!
純屬個人研究,不代表任何義務或立場
n2498 wrote:
哈 會這樣問是版上有很多大大,常說中高階的面版 120hz,才是真正的 120hz, 低階的背光不算鬱卒

這樣看下來,比較貴是真的,但效果說不定差不多

都是在中間關燈

沒有喔,面板 120hz 是面板喔,不是 背光 喔

這兩個 不一樣 唷

只是說 ...

您 用 什麼 東東、什麼 訊號來源

提供這個 120hz 的面板,相 應 的 120 hz 畫面 ?

我這樣問好了

哪部 電影 是 用 每秒 120 張 畫面 拍攝的

然後,哪個 機器 能 餵 每秒 120 張 畫面 給電視

最後

哪台電視 用 什麼 ( 接頭的 ) 規格 吃 這 每秒 120 張 畫面 ?

最後會不會

空有 120hz 的面板,沒有 畫面 讓它 吃

您要用電腦餵它 ? 它能 點對點 嗎

完全沒有畫面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長知識的一篇,謝謝各位先進
phuang3 wrote:
多謝說明,其實不管是...(恕刪)
水云weivanguard跟眾先進都提出看法

個人順便來分享這幾個月來WT60的實測

對這些(240HZ~120HZ面板)規格的的補充說明

其實補畫面跟插黑是高級面板才能做到的事情

才有在辦法極短時間增加畫面張數這就是240HZ面板的優點

但平心而論這功能好不好

要視你的片源而定 這裡就把這個功能稱為動態補償好了

有更好的建議請更正

如果在橫向或縱向快速移動畫面中所導致的模糊殘像

恭喜你 這功能無疑是最大幫手 會使你的影片有最大顯著的清晰性

可是如果是複雜快速移動畫面 常常有所為補錯畫面的情形發生

出現了真正的殘影跟前一格的錯誤畫面或場景會有稍微頓一下的情形發生

當然這裡是畫面快到一個程度時所發生

而原生240HZ~120HZ面板在沒開動態補償時 其實畫面就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因此我之後就沒開那個功能 除非是剛好遇到橫向或縱向快速移動畫面過於模糊時

我會把這功能打開重看一次 240HZ面板在畫面格數抓得相當準確 如果是原本的畫面有問題

是會毫不留情的抓出來 但這在玩遊戲時是能夠達到最大爽度

至於這臺背光控制來說 我就不怎麼滿意 因為遇到有層次的黑場景時

它會自動調低部分背光強度 以顯出陰影感 好處是在明亮場景的陰影畫面

會顯得比較真實 壞處在全暗場景時 它又自動調低部分背光強度

真的會導致看不到東西的窘境(俗稱鬼片看不到鬼)

當然我有試過背光控制關掉 再來提升基本亮度和黑階准位 嗯..鬼片看到鬼了

可是那還是夜晚嗎?....如此一來 說真的畫面品質效果反而沒提升

顯色等級就跟我舊電視差不多了 所以我在調教到適合的程度

總歸一句 一分錢一分貨 多出來的功能一定有它的用處

至於合不合個人使用習慣 這就要看個人

個人覺得買高規面板是必須 至於動態補償跟背光控制就要看個人需求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