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toKid wrote:唉,沒藥救呀,台灣 ...(恕刪) 最近研究了一下美國跟大陸地區的REGZA大陸地區很像是賣非Pro版的Meta brain <---如是這樣的話,會差很多很多..而在日本地區被大力宣傳的 New Meta brain pro引擎美國Toshiba官網的新型機卻隻字未提???該不會又好東西僅留在日本吧..台灣Toshiba如要引進REGZA的話..千萬別來閹割型的..
ladoggy wrote:從網頁上的產品規格看...(恕刪) 哈,想當然爾如果全部技術都用在所有系列產品上,那價差從何而來?這次發表的低價產品,與日本規格比較來看,U系列可能是部分地區特有產品,我想應該就不是日本製的了。日本的BRAVIA分類很簡單就 X、V、J,其中X跟V的 40 型電視都是 1920*1080,僅有最低價的 J 系列為 1366*768;台灣的V系列型號還衝到 3100 ,結果還是那好笑的面板規格。而 V2500在美國的售價已經是低於 2000 美元;台灣的 V3100 要 59900,D3100甚至要 69900,感覺給台灣消費者的東西就是為了出清面板而組裝的產品....真的是不如去買奇美或大同。不過台灣愚從SONY的人實在太多了。
>不過小弟還是對SONY有點疑問..>就是SONY對於尺寸上 再40" 直接跳上46">怎麼不對於發42"或是45"呢? 40" 在業界上似乎比較特殊.>大部分,連SHARP 有是有42"的規格.>也許是小弟少見識,但還是為這些新品發表期待...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更感激01相關新聞台人員辛勞編製的 BRAVIA 2007新品發表.會不會是用samsung的面板阿...(猜的..)因為最近有看到一箱wise view的46' samsung的面板在那看到就不便透露..
oo7 wrote:...(恕刪)...會不會是用samsung的面板阿...(猜的..)...(恕刪)... Sony 所謂的 S-LCD 面板:Samsung 出資 51 %、Sony 出資 49 %,廠房在韓國小弟直接把它當 samsung 面板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