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由美國的60吋的價錢可知~



1. 60" LED 120Hz光Sharp面板價格就將近$700, 賣$6XX純粹打知名度作"限量促銷".
通路也有贊助$100~200, 供應鏈都是捏著XX再作, 誰有賺???



2. 除了三星, SONY,SHARP電視每年都是大虧上千億日幣, 查一下新聞就知道了.....
回各位您們都是有錢人
我是站在大部分消費者的角度
試問同樣的電視他買20000元你要買到60000元
你做何感想
且以目前台灣大環境的不佳
及為何鴻海大電視的熱買
請以一個消費者的角度看事
當然你是有錢人不在乎就另當別論
美國消費高
但請問他們平均所得比我們低嗎?
當然不是

h341210 wrote:
由美國的60吋的價錢...(恕刪)

香港比台灣小那麼多,為什麼電子產品都比較便宜,,,不懂. 有達人可以開示嗎?
商人說的"虧錢",這兩字的定義應該先搞清楚。


如果是"真正虧錢",而且虧很大,怎不趕快結束營運?
這是我一直無法理解的現象。



當多數商人都說賠錢的時候,我倒想知道:世界上的錢到底去哪裡了?





tcwtpsh wrote:
商人說的"虧錢",這...(恕刪)

當公司大到某種程度就不是說倒就可以倒的,

銀行就不可能讓你說結束就結束,還有一堆股東要你負責.
發文的大哥您要了解一件事,台灣的市場很小,所謂的市場很小,就是在這個區域的市場,被某些官商背景良好,特定的財團經營者,全數攏斷的意思,其實在台灣有很多的民生必需品,早就已經被攏斷了,您不高興可以不買;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這種情況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您在這裡發文,會讓這些即得利益者很不爽,被連著砲轟也算正常~
從百貨公司每年的周年慶打折又送禮品大降價來看

一堆國際性跟本土化妝品公司全都是黑心廠商賺很大

不過...平時女士們好像不會說它們黑心

報告
香港可以賣大陸
但最重要的是 台灣的關稅太重了

幾乎全球第一嚴格的電檢
還有比香港 新加坡高的關稅
還要打上貨物稅
再加上代收營業稅

以音響為例
進口成本1000元 運費100元 關稅10% 貨物稅10% 營業稅5%
就變成1100x1.25 = 1375元
375元都是要繳給政府去鋪柏油路的 不然台灣的路怎麼會這麼平 幾乎鋪了就挖 挖了又鋪
鋪鋪挖挖的錢 都是這邊來的 而且量小 代理商的成本不一定很漂亮

當初喊亞太營運中心 但是稅率卻亞洲四小龍之冠!_!
看起來是這樣沒錯
不過怪怪的,因為你沒說出代理商的獲利!!
代理商進來賣的成本1375,但價格通常會翻個一倍......
代理商怎麼可能讓自己餓肚子呢....當然也要賺的飽飽的

就算政府減稅,增加老闆們的獲利,很多老闆還是喊著難以維生阿.......

藍光城市 wrote:
報告
香港可以賣大陸...(恕刪)
報告
這就有結構跟市場大小的問題了
舉例來說 產品A微波爐 大約是20萬台幣的售價 產地價大約是10萬元
台灣代理商的購入成本約莫可能落在7萬元(台灣市場太小 很多大廠只把我們當DEALER)
ok 現在七萬元還要再貴35% 給政府抽成後,成本就直逼9萬5千元
假設預估一年要賣20台 那成本會是多少呢?
20x9.5+(電檢耗損的兩台9.5x2)+(電檢費108000)
成本=219萬8

總營業額=400萬 假設是開在百貨公司(百貨公司抽成約莫10~20%
那就等於40萬被抽走 所以總營業額 =360萬

360萬-219萬8 =130萬2千元整,還不含人事以及其他雜項支出.(還有營所稅)
以一個服務員三萬來說 一年就吃36萬
就算有很多產品線來講 如果不抓高還是很難cover阿

好吧 當然還是有很多沒有良心的代理商
但是好的代理商 理當要支持 不是都只是比價比價比價
這樣犧牲的只有服務 以及劣幣驅逐良幣而已



SORA-TATA wrote:
看起來是這樣沒錯不過...(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