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880210 wrote:
日本不是都有高畫質類...(恕刪)
因為第四台目前還是用cable傳輸訊號...
除非第四台也全面改用跟MOD一樣的點對點,但這樣會花業者很多錢.
至於MOD播的是不常看的節目,應該這樣說,是你"不習慣"看的節目.
以我來說,現在我去別人家看第四台,也是轉來轉去,腦袋裡想的是"第四台畫質差就算了,
怎麼節目內容也這麼差".
這是一樣的道理不是嗎??
但如果我家現在是看第四台,那也許就不會這麼覺得了,甚至會覺得"畫質有比較差嗎?? 怎麼不覺得"
回到正題,在第四台還擁有大多數的收視群的狀況下,要他們拿錢出來換掉CABLE改點對點,
要他們花錢改買HD品質的節目,要他們改買HD的攝影機和攝影棚.....
慢慢等吧.看看等10年有沒有可能.
aq880210 wrote:
日本不是都有高畫質類...(恕刪)
HD是SD的6倍,類比頻段就只有這麼多,要這麼多頻道HD就要數位化,數位化才能壓縮
重點來了:錢!
HD所有環節都要HD,影片的來源、設備、頭端、編解碼器、戲劇與製作成本
通通都要錢
HD的攝影機至少是SD的3~5倍
HD的鏡頭至少是SD的3倍
HD的Switcher是SD的10倍(大型1.5ME以上)
HD的無帶化成本至少是SD帶子成本的10倍
HD的NLE是SD的2倍
HD的儲存容量至少是SD的6倍(不高度壓縮情況)
HD的各種訊號轉換器是SD的3~5倍
HD的編解碼器是SD的3倍
HD的主控發射衛星頻寬成本是SD的至少3~5倍
HD的IRD與各種轉換器至少是3~5倍
HD送到用戶端的設備也是3~5倍
國內各家電視台、製作公司、傳播公司不是不想投資
是以上你看到這些器材設備通通都要錢,越大的電視台包袱與舊觀念越多
電視台的主政者通常都會「先投資一點點」看看,沒辦法大規模投資
而且台灣大環境不好,廣告與實際收益不高,投資者當然卻步
我們有更好更省錢的解決方案,又遇到低價不良的設備廠商競爭,打爛價格做爛規格
投資者先選了爛設備,沒得到好效益,就會把這件事擱置
台灣的NCC或消費者要支持投資有價,大家才能獲得好的電視畫質與產品
電視台才會願意投資進步
小弟從事媒體系統產業多年
我用S5pro發現心臺灣~ Future的放送未來
ADAMSSUN wrote:
因為第四台目前還是用cable傳輸訊號...
除非第四台也全面改用跟MOD一樣的點對點,但這樣會花業者很多錢....(恕刪)
Coxial Cable一樣可以做數位化, 而且MOD也不是點對點....
就網路架構來看, MOD是採用類似CATV廣播(Broadcast)模式的Multicast, 並不是點對點的Unicast.
第四台的數位化是採用DVB-C, 不需要變更現有的網路架構,
就可以做到數位化而且不會像類比訊號能被用戶任意分接.
雖然類比有線電視收視戶沒有申請有線數位電視服務也還是能在線路中收到數位訊號,
但若沒有機上盒及授權的智慧卡, 用戶就無法收看到有線數位電視.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