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到底..120Hz...要用在什麼地方..運動節目!!?

*面板更新率Hz -> 對24Hz訊號較有幫助,面板更新率是不變的。
例如: 120Hz 面板 5:5 去處理 24Hz 訊源, 一個畫面重複 5次 塞滿120Hz。
60Hz 面板 會使用 3:2 或 3:2 Reverse "2:3" 去處理 24Hz 訊源、塞進60Hz,畫質相對來說降低, Panning 時較不順。

*動態影像處理Hz -> 個人比較喜歡把這邊寫成fps,因為動態影像處理系統是增加畫面數。
以上"面板(更新率)"和"動態影像處理系統(增加張數,增加動態影像解析度。)"兩樣是分開的。

例如: 動態影像處理系統120fps 在來源60張數中插入

O = Original
I = Interpolated

原始60張 O O O O O
動態影像處理過後 O I O I O I O I O I 達到 120fps

*一台電視能有以下
面板更新率 120Hz 動態影像處理系統 120Hz
面板更新率 120Hz 動態影像處理系統 240Hz
面板更新率 240Hz 動態影像處理系統 240Hz
等等......

一般每家公司在標 "Hz" 時都是在說"動態影像處理系統"

至於現在3D為什麼會要求至少120Hz(60Hz/60Hz) 是因為對眼睛比較好。 3D在以前早就出過,當時只有60Hz (30Hz/30Hz) 使用上眼睛相對120Hz機種來得疲乏。 非3D機種就只差在無"3D功能"。

1080/24p 目的是以原始電影速率跑。開啟"動態影像處理系統"時會增加張數所以畫面會變得平滑,少了電影感。 要觀看 5:5 24p 原始電影感就關掉"動態影像處理系統"。 面板為120Hz 時 面板是一直以120Hz 在運行。
"大"韓民國(半島)
問:到底..120Hz...要用在什麼地方 ?
答:用回這個技術的源頭 -- 插黑

那是奇妙的歷史
小弟很高興敘述

那是在 CRT TV

60 hz 的中間發現黑畫面

所以 ... 一開始是插入黑畫面

只是一開始沒有插在 AB 兩圖片正中間

後來是 JVC 把插黑改成插圖

並把圖插在 AB 兩圖片正中間 - 即是 120 hz

歷史演變至今

JVC 已經沒有推出 TV 產品了

但是眾家的 120 hz
還是沒有哪一家能取代 JVC 的重要位置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光之白翼 wrote:
回dist117大~...(恕刪)


感謝大大~我稍微明白了

的確2010年的機種 有些的確不如2009年 我竟然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先說聲抱歉

不過要用在對的地方 還有好的電視表現@@

我的螢幕 看一些比較快速的影片 例如 跳舞的LIVE

只能說...殘影相當嚴重 好多手跟腳阿XD.......

個人認為120Hz 是有用可是要用在對的地方....

只能說硬體規格在進步 軟體沒跟上?

還有市面上 對這技術掌握的廠商 只能說技術還沒成熟的太多了

當然 好技術 就是貴阿XD


水云 wrote:
問:到底..120H...(恕刪)


感謝大大

敘述這段"黑"歷史XD!!

也就是說這技術算是JVC 開創的?

JVC NEC IBM 3個英文字縮寫的 好像都很厲害 都是開創技術..後來就...(抱歉離題了)

插黑 就是為了消除人眼的視覺殘留吧?

有比較了解這技術的原理了 感謝各位大大~

給小弟上了一課Orz...

dist117 wrote:
感謝大大

敘述這段"黑"歷史XD!!

也就是說這技術算是JVC 開創的?

JVC NEC IBM 3個英文字縮寫的 好像都很厲害 都是開創技術..後來就...(抱歉離題了)

插黑 就是為了消除人眼的視覺殘留吧?

有比較了解這技術的原理了 感謝各位大大~

給小弟上了一課Orz...

LCD TV 使用插黑技術,剛開始是 Hitachi 最先用的

其實應該也沒有要消除什麼的樣子

那是個討論 LCD TV 能否取代 CRT TV 的年代

所以發現 CRT TV 在兩兩畫面中間存在黑畫面

就很直覺在 LCD TV 裡面也加進去
如此而已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