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烈喀斯 wrote:
還是有點不大懂,水云大的意思是指訊號源,那請教如何區分訊號源是60hz/120hz或以上呢?
我一直以為那只是晶片本身的演算補償,無關訊號來源。這樣的理解到底是對還錯?害羞
據小弟有限所知
應該還沒有哪種『晶片補償』
說可以把輸入的 60 hz
變成『左眼 60hz A + 右眼 60 hz A' = 120 hz 』的
120 hz 在『解決拖影』的定義中
A 是原圖,A' 是『解決拖影』圖
A'=\=A
但如果是 3 D
左眼 60hz A 會等於 右眼 60 hz A'
那也就不是 120 hz 『解決拖影』的定義了
- - -
從最原始開始講
A → B 中
Hitachi 是根據 CRT 原理插黑,而沒有插在 A → B 正中間的那一時刻
JVC 插的圖是『解決拖影』預想的 A' ,並插在 A → B 正中間的那一刻
如果 A' 解決了拖影,它不會是左眼或右眼的那張圖

PS:
小弟在講『左眼 60hz A + 右眼 60 hz A' 』
那其實是『左眼 60hz A + 右眼 60 hz A 』← NVIDIA 輸出的應該是這個
目前沒聽說任何『薄型電視』能吃進 NVIDIA 提供的餐點
然而,小弟不覺得目前各家『薄型電視』的 3D,餐點有統一規格

小弟一直懷疑,PS3 的 3D,Panasonic 的 3D 電漿不會懂得怎麼吃

未來裸視 3D 會不會統一『輸入規格、播放機輸出的規格;3D 是凹進去的景深,還是跳出來 K 你』
小弟並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