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教學]用你的PC來達成高階電視才有的畫面動態補償功能!!

~停權中~ wrote:
記得真平大為了完美呈...(恕刪)

回停權中~大~

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樓主提供的是靠CPU去做演算法插入預測圖的二倍速(MC/ME)機能~24Hz倍速成48Hz~30Hz倍速成60Hz~
而真平孫大要的是24Hz入力時~採(2:2)變成48Hz~採(3:3)變成72Hz顯像~完全等同電影院看到的電影感~
還有孫大會買那台倍頻器還有個原因...它擁有強悍且完整的白平衡/Gamma/色管系統...


題外話...
孫大使用的是動態表現無懈可擊的高階CRT...
小弟把平常測試PDP/LCD都無需用上的最嚴苛的動態測試都用上了...
平常測試LCD/PDP時使用這個...看到的絕對都是發生殘影/色割等等問題...
但它就是不動聲色...依舊是肉眼清晰可便的千本...
感覺那根本不是在測它的動態解像度...而是在測眼睛跟不跟的上...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光之白翼 wrote:
樓主提供的是靠CPU去做演算法插入預測圖的一倍速(MC/ME)機能~24Hz倍速成48Hz~30Hz倍速成60Hz~
而真平孫大要的是24Hz入力時~採(2:2)變成48Hz~採(3:3)變成72Hz顯像...(恕刪)


器材的懸殊小弟是了解的...........

不過請問光大...................

同是48HZ

兩種起來效果不一樣嗎???


~停權中~ wrote:
器材的懸殊小弟是了解...(恕刪)

回停權中大~

完全不同...
一個是同畫面連撥2次達成的48Hz...另一個是插入一張動態預測圖達成48Hz...
一個就像在電影院看電影(電影膠捲感)...另一個畫面會變流暢些微...


雖然只是插了一張動態預測圖...
但演算法畢竟是演算出來的預測圖...難免還是有可能會出現演算錯誤的情況...


樓主提供的這個方法...可能比較適合無倍速機種使用...
而本身已搭載倍速機能的機種...基本上應該無法倍速48Hz訊號...
因為它們是針對24/25/30/50/60hz等等訊號開發的...


先聊到這~
小弟趕著去台北~明天有活動~
每台機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完美的產品並不存在於人間~因為永遠都有進步的空間~
光之白翼 wrote:
一個是同畫面連撥2次達成的48Hz...另一個是插入一張動態預測圖達成48Hz......(恕刪)


謝謝光大的解說

不過小弟還是試驗看看..............

這些東西實在是太深奧了..........慢慢吸收.......
所以就算電視只是一般的60Hz 8bit
用這招也是有效嗎??
謝謝!!
關於48hz及電視機倍速效果的差異,這麼解釋好了:

24hz:每1/24秒顯示1張畫面,所謂的電影感。
以前的電影院放映設備是一次照2張影像:每1/24秒顯示2張相同畫面 = 每1/48秒顯示1張畫面。這兩張畫面是相同的。
現在的電影院放映設備是一次照3張:每1/24秒顯示3張相同畫面 = 每1/72秒顯示1張畫面。
為何要作這樣的放映設計?,大概是可提升動態解析度吧。(經大大說明,這個真正的目的是為減少這個設定下的閃爍感。)

高價的倍頻器接到CRT上,可以作到上述的48hz = 每48秒顯示1張畫面 = 每24秒顯示2張同樣畫面。
----------------

現在所謂的me/mc,或是新的薄型電視所指稱的120hz/240hz技術,是在2張不同畫面中補插1張或2張「新的畫面」。這畫面是用晶片/PC去運算出來的新畫面。

只是這個效果用在24HZ的電影訊源上,結果就會像在看電視劇一樣,新增的畫面直接等於提高原本的畫面動態流暢感(從24FPS提升到48FPS),原本24HZ的電影FILM感就不見了。
這就是跟前面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
那為何電視不設計成48HZ或72HZ以增加觀看電影的film感呢?(註1)

因為技術成本的關係吧....
目前市面上的新產品都以可接受24hz訊號輸入作為特點。
如果電視機跟播放設備等產品,可以設計成可接收48/72hz的訊號又不會導致成本大增,我想大家也不用為了這個問題搞的那麼累了。


註1:此說法有問題,以前有推出過此類產品。請參考29樓說明。
Lenhome wrote:
關於48hz及電視機倍速效果的差異,這麼解釋好了:

24hz:每1/24秒顯示1張畫面,所謂的電影感。
以前的電影院放映設備是一次照2張影像:每1/24秒顯示2張相同畫面 = 每1/48秒顯示1張畫面。這兩張畫面是相同的。
現在的電影院放映設備是一次照3張:每1/24秒顯示3張相同畫面 = 每1/72秒顯示1張畫面。
為何要作這樣的放映設計?,大概是可提升動態解析度吧。(有其他好處請大大補充)
...(恕刪)

關於重覆畫面的功能跟動態解析度一點關係都沒有,放底片根本沒這個問題,至於現在的數位投影機有沒有搭配實體快門(類似插黑)就還要再研究了。
重覆的理由很簡單,肉眼在每秒60張以下會很容易看到閃爍,在暗點的環境這個界限會比較低,所以以那時的工業水準,就是訂在打兩次,現在有能力做到更好,所以打3次更沒閃爍感。
bluesystem wrote:
你講的WINDVD7...(恕刪)

我說的是WINDVD的Trimension DNM
應該是Philips的技術,這裡有當初的展示Demo
附加壓縮檔: 201005/mobile01-24a2c09f7b31195b327c253bc882e926.zip
效果最佳的就是橫移鏡頭,但跟現在突飛猛進的倍頻技術比可能不強
另外當初測試記得是只支援DVD,而且對CPU負擔很大,所以乏人問津

這東西我到是沒看過"現在的播放軟體都有"

當然樓主教學的也是有用,正如您所說對各種訊源都有效
不管是24P電影、30P網路影片都能在60Hz螢幕上用2倍補插提升

gkgk214 wrote:
那像我的電視本來就有...(恕刪)

這個我想還是用您TV內建的倍速比較有用
因為目前的240Hz電視除了支援3D的,都還是只能支援60Hz輸入
只有開啟TV內建倍速功能,才會發揮120Hz或240Hz面板

講白話,你的TV就是只吃60Hz...所以不開內建倍速功能,永遠就是60Hz
24P、30P影片用PC軟體倍速2倍能不能勝過TV的硬體倍速120Hz、240Hz...嗯...很難說


另外,研究SONY的動態影片設定時爬了很久的文,還是搞不太懂
據M01某大說明,設定裡的動態影片有2種模式
自動1:搭配倍速功能,可以把24P電影補插到120張(4倍速機種是240張)
自動2:可以把24P電影每張重覆5次用120Hz顯示

但好像又扯到3:2還原之類的...
到底給電視吃24Hz跟60Hz時,動態影片設定會如何動作我還是搞不明白

而且自動2跟PDP的600Hz是重複10次道理一樣,但問題PDP是用來降低閃爍感
LCD這樣做不確定有啥用處,而且...我根本不知道如何觀察
因為LCD又不像CRT、PDP會閃爍,24Hz整個閃很大在LCD上不會出現
bluesystem wrote:
(本文發表於mobi...(恕刪)


版大你好
依照你的說明成功安裝MPC
播放AVI有比較順暢的感覺
但是影格頻率是0
MKV和原來一樣,RMVB無法撥放
請問有人在 Potplayer (或者說 ATI 的顯示卡) 成功開啟兩套 decode 同時解碼嗎?
就是 CoreAVC + ffdshow 的方式
我這邊雖然是可以同時開啟,但硬體解碼會失效 (dxva),把 ffdshow 關掉就又恢復
難道是因為 ATI 卡的關係嗎?
另外弄一陣子發現 avc1 的影片全變成 ccv1 輸出了,該怎麼改回來呢?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