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忘了一點,任何東西在台灣都會出現一個問題!一開始菜單打開都美美的,啥都有、內容包羅萬象、精采絕輪....過不了多久.....,成本考量啦、續約問題啦,一一出現,不論你愛的NBA、還是超新影片等等,總有理由被取消,轉而用一些沒看頭的替代掉更擔心跟系統業者合作後,美美的高清畫質還是必免不了給你來個對聯、上橫批外加跑馬燈的廣告真希望這家不會出現這樣的結論....
如果想申辦的人,提供各縣市有線電視服務業者給大家參考吉隆 基隆市全區台北市長德 松山、中山、大同台北市麗冠 內湖、信義、南港台北市萬象 大安、文山台北縣新視波 永和、中和台北縣家和 三峽、鶯歌、樹林桃園北健 桃園市、龜山、蘆竹、八德、大園台南三冠王 中西區、東區、南區台南雙子星 北區、安南區、安平區高雄港都 前金、新興、苓雅、前鎮、小港高雄慶聯 左營、楠梓、三民、鼓山、旗津、鹽埕
比較好奇的是:既然有包含隨選視訊的功能,等於是每一戶都必須有單獨的頻寬。HD節目起碼要10M左右吧再加上是利用第四台的現有線路,等於第四台本來的節目就佔掉一部分頻寬。以這種架構而言,可能撐的住這麼大的頻寬嗎。比如一個100戶的社區如果通通裝設,晚上尖峰時間大家各自選片用,再加上原有第四台的訊號,等於纜線上可能要有超過1G的頻寬。如果頻寬不足◎未不會造成收視品質不佳呢?
mymini wrote:上個月才申請中嘉的數位電視同樣是CNN與BBC的畫面比傳統cable還差 (使用同軸線、AV端子跟S端子都一樣)希望新的機上盒的訊號可以改善 (終於有色差端子了)不知道本來就已經申請數位電視的用戶會不會自動更新機上盒?? 你想太多了, 是因為業者將數位頻道所使用的影像 MPEG 編瑪的設定, 壓縮比過高, 所以才會這樣...機上盒的輸出端訊號品質再好也沒用...NTSC 系統的一個類比的頻道, 基本上是佔 6 MHz 頻寬, 不管是數位或是類比的都一樣...DVB-C 數位編碼方式, 有機會使用 QAM256, 讓 6MHz 榨出超過 30 Mbps 以上的數位資料...但業者動的歪腦筋不外乎兩種... 把 SDTV 解析度的頻道, 以2 ~ 3Mbps MPEG2 壓縮格式, 或是 1Mbps H.264 , 一次就給你塞 10 ~ 20 個進一個原本類比頻道的可用頻寬內...總共只要花原本類比頻道 3 ~ 5 個的頻寬, 就可以塞滿原本 100 台節目, 這樣的經營成本, 你覺得划不划算?畫質嘛... 管它去死... 至少數位訊號的畫面是不會有雜訊.. 而是訊號不良時, 解碼錯誤造成的碼賽克而已...我們的 DVB-T 也是這樣的搞法, 傳送的畫面是很乾淨沒錯, 但畫質其實比類比 NTSC 的差...